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10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区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49种,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煤炭、稀土、普通萤石、锆、铌5类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钼、晶质石墨、锡、铌钽、铟、锗6类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金、锂2类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四。矿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已基本形成地质调查、勘查、采选、冶炼、加工、应用产业链条,具有将规模、市场、技术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的重要基础。
强化地质勘查投入,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全区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显著,新发现包括金、铜、钼、钨、萤石、银、铅、锌等矿种在内的矿产地26处。通过对提交的254个区块建议进行核查,符合出让条件区块有57个,包括铜、金、铁、钼、铌、银、铅、锌、晶质石墨等多个矿种,总面积超1500平方千米。“十四五”期间,全区战略性矿产实现大幅增储,8个矿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战略性矿产增储任务,铁矿新增资源量约4亿吨、金新增约140吨、锂矿新增约70万吨、钼矿新增约5万吨、锡矿新增约6万吨、晶质石墨新增约1700万吨、萤石新增约800万吨。
加强战略资源和能源基地建设,强化矿产资源要素保障。“十四五”期间,全区市场化出让矿业权138宗,矿业权出让收益总额超500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拓展区块来源,强化矿业权市场化出让。“十四五”期间,稳步推进煤炭、稀土等16处能源资源基地建设,70处国家规划矿区建设,已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中石化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荣盛绿色一体、久泰年产50万吨乙二醇等重点煤化工项目取得40.6亿吨、年产1600万吨原煤保障,逐步解决国能、宝丰、汇能等自治区重点煤化工项目用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