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坐到群众炕头 想到群众心头 干到群众点头

武川县持续做好基层减负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 通讯员 刘红霞 张茜)近年来,武川县把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心,让基层干部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主责主业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服务能力和群众自治能力。

热炕头上化争执。耗赖山乡振兴元村委会在日常排查中,村民王某某主动联系支部书记,反应本村村民于某某,浇地灌溉时私自拧开阀门用水,导致于某某家损失化肥一袋。村委会得知情况后,来到王某某家中,与村民同坐一炕,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事情经过,经乡调解委员会、乡派出所、村支部书记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拉近了群众和干部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热炕头上解民忧。由于黄岱沟自然村距离村委会较远,村民年龄偏高,再加上不会驾驶车辆没办法到村委会认证。哈乐镇吾速兔村“两委”工作人员就利用入户宣传的同时给老年人办理低保、养老认证。“办理认证我想着很麻烦,孩子也不在跟前,这下全都办好了,心里的一件大事算是落地了。”村里老人说。类似的案例不仅在哈乐镇有,在其他几个乡镇也都有体现。村“两委”干部们定期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民意,准确摸清每家每户情况,对困难或特殊需要关心关爱的家庭建立台账,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热炕头上共恳谈。没有庄严的会场、没有严肃的气氛,只有朴实的乡音乡情,村“两委”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小广场上再添一些健身器材,方便我们锻炼。”“希望村里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得胜沟乡大顺城村的村民们畅所欲言,围绕本村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等方面交流探讨,村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了解的政策,村“两委”干部都仔细记录、一一进行答复。同时,通过民情恳谈会不仅收集了民意,还加深了群众对村委会工作的了解,融洽了村委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今年以来,武川县持续做好基层减负工作,明确要求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热炕头”倾听群众心声,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