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亲,你睡得好吗?

图片来源:IC photo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 实习记者 若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睡眠及睡眠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各种“不能睡”“不想睡”和“睡不着”的不健康睡眠现象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各种疾病也纷至沓来。浅睡眠、失眠等睡眠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

我们该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吕东升。

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危害较多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睡眠和休息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吕东升表示,“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睡眠可以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延缓衰老、促进长寿,保证心理健康等。睡眠时间的减少会透支自己的身体,长期出现睡眠障碍会出现免疫力低下、诱发慢性疾病等情况,严重的会出现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肿瘤。除了身体方面,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长时间睡眠不好易引起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甚至会诱发重型精神病的复发。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时间睡眠不好,会影响他们生长发育,记忆力也会下降。”

睡眠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吕东升介绍:“睡眠不好,囊括在睡眠过程中一切不好的状态,所以说睡眠障碍是一类疾病,不是一种疾病,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和数量达不到生理需求,通俗来讲就是‘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

“睡不着,就是大家说的失眠,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着睡着突然醒来或者早醒。睡不好,是说有些人在晚上会出现一些睡眠行为方面的问题,如梦游、夜行症,也还有打呼噜或睡眠呼吸暂停等。虽然入睡,也没有早醒,但是在睡眠的过程中折腾一晚上,第二天疲乏无力、困觉不精神,身体和心里都不舒服,这就属于睡不好。睡不醒,这一部分人群晚上能睡着,中间不醒,睡的时间也够,但是第二天起来以后还是昏昏沉沉,就想睡觉,不可控制的嗜睡。这个我们医学上叫中枢性嗜睡症,也叫做睡眠增多症,当然这里头也包括了好多其他疾病,如发作性睡病等等。这部分患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吕东升告诉记者,目前睡眠障碍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以临床门诊病房的观察,目前 50岁以上的患者较多。

睡眠障碍需要专业治疗

“偶尔一次两次的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不必紧张。主要需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以目前国内的诊断标准来说,每周出现 3 次以上的上述现象,频率在一个月之内的叫短暂性失眠障碍。如果连续超过 3 个月以上,且每周出现三次以上上述现象,可能就是慢性睡眠障碍,就需要去专业的机构找专业的医生治疗了。”吕东升表示,“如果睡眠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身心方面健康的时候,也需要寻求专业的治疗。如睡眠中憋气、控制不住的睡觉,尤其是开重型车的司机突然睡觉,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吕东升特别提醒:“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服用治疗睡眠障碍的药品和保健品,因为睡眠障碍一般是主观诉说,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睡眠障碍需要经过专业的诊断,再后续通过诊断看如何治疗,吃药是治疗的最后一步,不能没弄清楚情况就吃药。良好的睡眠没有统一标准,因人而异,对一般成年人来说的话,睡眠时间 7- 8 个小时就够了。”

“上下不动静”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才能睡个好觉呢?吕东升建议要遵守“上下不动静”原则。

首先,“上下”就是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每天设置睡觉和起床的时间相对固定,最佳情况是晚上10∶00—11∶00上床进入睡眠状态,早上6∶00—7∶00起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最重要的是作息时间要相对固定,养成良好的睡眠节律。

其次,“不”的意思是说在睡前不做影响睡眠的相关行为,如饮食方面睡前不要吃得太多,睡前2—3个小时不要喝茶和咖啡,睡前1—2个小时不要看高强度的书和电视剧,避免大脑太过兴奋。

第三,“动”指白天进行适度、规律的锻炼。运动有体力消耗,注意力有转移,有分散,而且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由一种能量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医学叫ATP 转化成ADP,中间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腺苷,这种化学物质不断累积,就是一个生理性的促眠物质。

第四,“静”就是要在睡前保持一个身心放松的状态。可以选择做瑜伽、听音乐、做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放松方式,让自己平静下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