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齐欣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但由于春季气候多变,气温差异大,往往也是儿童极其容易发病的季节。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往往长期被疾病所困扰。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宋瑜欣,针对春季儿童哮喘应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高于成人。如果儿童哮喘得不到正确诊断与早期正规治疗,可能会影响肺部发育。”宋瑜欣介绍,“要加强对气道过敏的重视,针对儿童哮喘应尽早开始治疗,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刺激性气味、天气变化、饮食习惯、过度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都会导致儿童触发哮喘。”宋瑜欣说:“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表现因人而异,典型症状有咳嗽、胸闷、呼吸急促,常伴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等。婴幼儿可能会有精神萎靡、少言少动或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从先兆到发作的时间,数秒、数分钟甚至数天不等,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应日常备好快速缓解药物,一旦发作立刻进行院外救治,并及时就医。”
那么,春季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儿童哮喘呢?宋瑜欣说:“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春季气温变化大,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儿童受凉感冒。同时,外出时要佩戴好口罩,避免到花粉浓度过高的场所去。室内要定期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勤洗勤晒被褥,保持环境干净,减少螨虫、霉菌等。另外,由于春季也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故一旦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症状,要予以高度重视,进行及时治疗,避免因治疗不及时诱发哮喘。”
宋瑜欣提示,哮喘患儿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做好长期管理、谨遵医嘱,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对于儿童哮喘,家长要提高认知,改变“哮喘不能运动”的错误认识,明确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肺功能和机体抵抗力,引导孩子进行常规适度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避免参加竞争性强或运动量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