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人民检察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市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3月16日在全区检察机关率先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并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从2022年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到今年两级院全部推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首府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为集中统一履职部门,积极构建“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综合保护格局,健全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模式。加强机构专业化建设,两级院均组建了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3人入选全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聘任10名专业人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推进案件集中统一办理,2022年以来,依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和销售伪劣产品犯罪8件10人。办理的“贵州安顺某公司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获评2021年度全市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2件案件获评全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典型案例。提升综合司法保护水平,两级院分别与相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走访座谈,明确驰名商标司法保护的思路。会签《关于加强“呼包鄂乌”知识产权检察协作的意见》,出台《知识产权检察护航首府高质量发展综合保护意见》,在全区检察机关推广。两级院在经开区、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以及伊利、蒙牛、蒙草、中环产业园等重点高新企业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及联络点,已设立保护机构8个。加大知识产权检察宣传力度,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举办专题讲座3场,上线“首府知产检察”官方微信,发布信息31期,扩大宣传辐射面。

今年,全市检察机关将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实现案件质效双提升。继续加大办案力度,将“惩罚性赔偿”原则和“从业禁止”制度运用到具体办案中。依托 “双移送”机制,有效发现案件线索。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提前介入,打造精品案件,为首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聚焦重点领域,护航首府高质量发展,强化综合保护。紧密结合“强首府”工程建设,发挥知产检察保护联络点作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围绕我市关键核心技术专利保护、驰名商标保护、地理标志保护、老字号等,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一院一项目”知识产权检察品牌创新活动,打造有地区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检察品牌。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