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包鄂乌”多方联动远程异地评标 常态化工作初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近日,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新能源执法执勤车辆采购项目在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顺利落地,标志着由我市牵头,联合包头、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陆续开展的“呼包鄂乌”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工作初显成效。

为保障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开展,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靠前服务、周密组织、主动配合,组建远程异地评标保障工作组,积极做好系统调试、专家抽取、评标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前期对接工作。开标前一天,主、副场远程异地评标保障工作组提前对专家交流音视频系统、评标系统、评标区域音视频监控进行测试,确保所有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圆满完成。

通过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依托政府采购云平台电子开评标系统,实现多地专家通过互联网音视频即时互动交流、在线评标、在线打分、同步在线签章等,彻底打破了传统空间维度限制,实现了专家跨区域合作、跨行业共享,解决了本地评审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衡等难题,有效提高了评标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各种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防范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公平诚信的交易生态得到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将以远程异地评标为契机,借助“呼包鄂乌一体化”和“强首府”工程发展优势,加强区内外合作,持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范围,积极探索“1+N”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逐步实现“两地”及“多地”间“点对点”远程异地评标,推动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运作,不断为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构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大市场贡献力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