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开创首府强农新局面

(上接第1版)抓乡村振兴,推进“三农”工作全面发展。我市一方面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粮食产量稳定在36亿斤左右;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菜5000亩;新增青贮玉米10万亩、优质苜蓿草6万亩。因地制宜在每个旗县区重点打造1个休闲观光农牧业示范点。另一方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23年12万亩建设任务,整合现有资源,与村庄建设统筹规划设计,发挥集中连片效益,打造集生产与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景观。

要抓农村基础建设,持续推进水、电、路、气、通讯、广播电视、物流“七配套”建设完善,逐年分步实施,逐步补齐短板。抓农村综合整治,严格按照“因地制宜”“数量服从质量”要求,完成户厕改造任务1.3万户,常态化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村庄专项清洁行动。抓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法治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强化社会临时救助,畅通群众救助渠道。抓农村管护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

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在“监测”环节,盯住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生活严重困难户3类群体,常态化、动态化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家庭变故情况。在“帮扶”环节,继续加强京蒙协作帮扶和“组团式”帮扶,加强工作对接和帮扶项目争取,放大帮扶效益。扶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村人才培育,围绕农村人才最紧缺的领域,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认真抓好乡村人才引进、返乡务工创业、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科技特派员选聘等一系列工作。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物权等,完善各项权能,激发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