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工业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提供“管家式”服务

“营商环境”助力首府工业高质量发展

草原红太阳三期智能工厂一角

●本报记者 宋向华 文/图

一说火锅,人们自然想到底料、蘸料。5月14日,闻着香味,记者走进玉泉区裕隆工业园内的内蒙古草原红太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的产品已有9大系列、200多个单品。2020年6月,三期智能工厂建成投产,公司的生产制造、产品质量及管理标准向智能化迈进。走,带你看看我们的‘智能工厂’。”公司董事、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裁于秀林边说边走,不多时,已到智能工厂参观走廊,隔着观光玻璃,只见料液通过AGV小车运到炒锅前,机械手抓取倒入炒锅内,密封、炒制,之后,料液暂存冷却罐进行冷却,再通过管路输送至灌装机进行灌装。

炒制——灌装——码垛,智能化生产方式贯穿始终,偌大的车间只见一两名工人操作铲车将码好的成品放到指定处,由运输链条将成品运走。

“去年10月,在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们顺利通过CNAS认可并获证,标志着公司实验室具备按照国际认可标准(ISO/IEC 17025)进行认可项目检测的技术能力。紧接着,公司自主出口的第一批产品正式发往蒙古国,开拓了海外市场新篇章。目前,在建的年产60000吨火锅制汤剂技改扩建项目主体及附属配套设施计划投资4.5亿元,是我市入库的重点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产60000吨火锅制汤剂。”展望未来,于秀林信心满满。

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作为自治区及我市重点工业项目——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已进入正式试生产阶段,总投资33.1亿元的兴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精细化学品延链补链一体化项目及空气化工久泰万吨液氢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液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液氢项目之一,为全区氢能产业大发展提质增速,为推动我国氢能产业从气态模式向液态模式的转换再添新动能。

在沙尔沁工业区金宇生物产业园内,公司A2车间副经理齐彪告诉记者:“今年,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和工信厅联合推荐,企业‘兽用生物疫苗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成功获批2022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目前,企业已拥有三大重点实验室、四大研究中心、十大技术平台,为其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 (下转第4版)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