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首府:点亮“夜经济” 释放消费潜力

●本报实习记者 齐欣茹

青城的“夜经济”集美食夜宴、文娱表演、蔬果集市、文创集市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夜生活,同时也展现出城市的新面貌,助推我市消费提档升级。

不久前,我市出台《提振城市烟火气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放早市、夜市、周末集市,为流动小摊规范“安家”,这为激发城市活力、增加就业机会、释放消费潜力带来更多可能,同时也推动了“夜经济”向高品质、多业态方向拓展,青城的夜越来越精彩。

老景点风景更“亮”丽

大召景区是本地市民的休闲场所和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古色古香的街道里,到处都有迷人的“风景”。

每当夜幕降临,塞上老街便成了“亮”丽的风景。通顺大巷则是“吃货”的天堂,有本地的稀果羹、羊肉串、辣焙子,也有全国各地特色小吃如北京爆肚、长沙臭豆腐、重庆烤苕皮等,各式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

每次到大召周边拍照,市民郝先生都有不同的感受,“穿戴华服游园、拍照打卡,拉近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距离,也让怀旧风、国潮风与民俗风在这里产生碰撞。”

大召景区通过夜间街市、国风演艺等吸引着市民和外地游客,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消费相结合,为老景点赋予“新”时尚,提升了市民和游客的线下消费体验感。光是今年“五一”期间,大召景区每日吸引客流就突破5万人次。

多部门全力护航“夜经济”

回民区公园东路特色美食夜市近日正式开放。相较以往,今年的公园东路夜市美食种类丰盛,夜市内更加规范整洁、干净卫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独具特色的摊位经营着上百种地道的小吃,扑鼻而来的香味儿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肥瘦相间的羊肉在炭火上“滋啦啦”烤熟后,撒满孜然粉和辣椒面,香喷喷的羊肉串让人口水直流。清真陶记烧烤的老板说:“现在夜市实施统一化管理,整体环境比以前更好了,客源更稳定了,收益也更多了。”赏夜景、品美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市公安局反恐特巡警支队六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刘海强告诉记者,在常态化管理下,目前夜市的治安情况良好。“我们采取步巡为主,定点巡逻、车巡为辅的方式,与商户进行沟通并提示市民适量饮酒。群众如遇到突发情况、需要求助时要及时报警。”

据公园东路特色美食夜市负责人王志超介绍,夜市每周常态化进行一次卫生检查,每月评选卫生之星、销量之星和诚信之星,并发放流动红旗。夜市的所有商家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经营,目的是让顾客在夜市吃得安全又安心。

“夜经济”业态更丰富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探索,夜间经济也向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业态也更加丰富多元。

位于凯德广场前的“落日公园集市”和位于居然之家商场前的“nia 就叫市集”,一改以往夜市就是吃吃喝喝的固有印象,拓宽了夜市的“销路”。手工制作的首饰、手机壳、编织包、手工文创……摊位上商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

市民贾女士是手工爱好者,热衷于各种手工制作。“今天来这边正好看到这个集市,很喜欢,激起了我做手工的兴趣,回头我也要来这里摆摊。”贾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消费需求不断细化的背景下,“新”集市还通过举办活动来丰富夜间消费场景,联合商场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为市民和游客编织起多彩美好生活,持续释放“夜经济”活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