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 通讯员 杨雪娇)近年来,武川县着力为基层妇女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优质的服务,努力让“微阵地”迸发新活力,让“微力量”发挥大作用。近日,武川县妇联牵头在可镇兴盛社区成立了“行走的巧娘”妇女微家。
“手工艺方面我更擅长剪纸和布艺,对钩织不太了解,微家成立后,我既能将自己拿手的技能教给姐妹们,帮助她们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又能向微家成员学习其它的手工技能,真是一举两得。”微家家长刘姝英说道。
“行走的巧娘”妇女微家由3位懂编织、会刺绣、善剪刻且热心公益的妇女组成,她们行走于基层,为行动不便的乡村妇女“送学上门”,让她们足不出户就能学到一技之长。同时,妇女微家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陪读妈妈、低收入妇女和有创业意向的妇女参加藤条编织、毛线编织、盘扣钩织等培训,带动她们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拓宽稳定增收之路,并逐步培养乡村妇女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妇女成为培育文明乡风的主力军。
近年来,武川县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深入实施“巾帼聚力建新功”“巾帼助力乡村振兴”等行动,打造手工编织、庭院经济等适合妇女的特色产业项目,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有效扶持带动低收入妇女、留守妇女、单亲母亲和残疾妇女多渠道就业增收。2021年至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妇联助力帮扶武川县举办了两期手工编织培训班和1期养老护理培训班,共培训101人,推动灵活就业率达到50%。2022年,武川县争取到京蒙协作资金30万元,在可镇三圣太村委会所辖6个自然村100户农户的庭院,建设护栏2371延长米,并为农户发放了蛋鸡苗940只、果树440棵,用于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下一步,武川县妇联将以“行走的巧娘”妇女微家为抓手,努力挖掘培育更多的“巾帼工匠”,带动更多的乡村妇女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同时,武川县将按照“一家一品”的思路,打造法律援助、书香文化、公益行动、舞动健康等多功能、多品牌的“妇女微家”,逐步形成全县“一张网”、基层“一个家”、身边“有个她”基层妇联组织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