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1至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5月24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3场——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场)。

2022年,我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704亿元,增长6.5%。今年1-4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年内工业经济总量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坚持大抓发展,持续做大制造业总量规模。梳理形成新型化工、现代装备、新材料等5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有色金属、稀土、新能源汽车等8条重点产业链,制定产业集群全景图、产业链“两图两库两表”,研究出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给予年度25亿元重点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形成覆盖“产业集群+产业链+政策清单”比较完善精准的产业链政策体系。今年1-4月,全区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4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积极开展“走出去”招商、以会招商,参与组织京津冀、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专题招商推介会,累计签订项目53个,达成意向投资金额1006亿元。落实重点产业链包联推进机制,按月调度项目进展,加强项目储备,分领域制定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政策,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今年,全区将实施(除能源外)重点工业项目937个(投资额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014亿元。在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带动下,1-4月,我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9.2%,居全国首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力争到2025年,全区工业产值将达到3.2万亿元左右,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打造形成有色金属、新型化工2条4000亿级优势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稀土、新能源装备等3条千亿级特色产业链。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区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98户、“专精特新”企业219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户。累计创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23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个;推动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实质性运作,推出新产品、新装备、新材料21项,研发共性关键技术9项,研制标准9项,获得专利授权17项。编制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提出制造业领域58个先进技术方向,实施高性能稀土永磁关键技术、低膨胀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等产业化成果转化项目17项;制定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累计认定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项目32个,认定新材料首批次项目21个。

在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截至4月底,我区电石、铁合金行业限制类产能退出率分别达95%和75%,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退出。截至4月底,全区累计创建绿色园区24个、绿色工厂298个、绿色设计产品92个、绿色供应链26个、节水型企业57户,制造业“含绿量”持续提升。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