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铭记关怀 感恩奋进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伊利:聚焦“全球最优品质” 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

●本报记者 云艳芳

对于内蒙古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期间,亲临伊利视察,对伊利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勉励伊利要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完善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今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

“从电视上看到总书记在咱们内蒙古考察的画面,我的心情无比激动。9年前总书记来伊利考察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伊利液奶金川厂三车间技术部检验主管苏春玲对记者说。

2014年1月28日这一天,对于苏春玲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作为主要讲解人员,为前来伊利新工业园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伊利产品质量管控流程。考察中,总书记叮嘱伊利要把好产品质量关,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总书记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让苏春玲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的重要使命。

苏春玲说:“9年来,我和团队成员把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作为毕生践行的光荣使命。在工作中,我们严把产品质量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100%优质安全的乳制品。我们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嘱托,不负肩上重任与使命。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成员认真履行质量人的职责,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9年来,伊利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伊利即品质”作为企业信条,视品质如生命,聚焦“全球最优品质”,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截至2022年,伊利在检验设备上累计投入8.23亿元,2022年企业检验费用累计投入5.37亿元。同时,伊利也在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用品质可靠、品种多样的乳制品持续丰富老百姓的餐桌。

9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伊利要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殷殷嘱托,牢记在心。为了帮助农牧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发展成果,伊利率先在业内创建7项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技术联结、金融联结、产业联结、风险联结、优质高产饲草料联结、奶牛品质升级联结、全面贴身服务联结,带动整个产业链共赢发展。截至今年3月31日,伊利累计为11467户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为1245.7亿元,其中扶持内蒙古自治区产业链合作伙伴130.09亿元。

在托克托县太水营村,建亭牧场创始人薛文俊向记者细说牧场成长故事。十几年前,他接管了全村奶站,希望奶站能实现单日产奶1吨。到如今,牧场资产超过2000万元,日产奶量超过当年的十几倍,带动村里15人就业。

这一切,与合作企业伊利的帮助密不可分。

2008年,为了扩大规模,薛文俊借钱买回上百头奶牛,一年后,因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病死牛越来越多。欠债没还,牛又患病,产奶质量下降严重,没法达到收购标准。

薛文俊又急又愁。关键时刻,伊利一方面为奶牛提供了专业疫苗,一方面牵头联保帮牧场申请贷款60万元先把欠款还上,帮助薛文俊渡过了难关。算一算,这些年伊利陆续给牧场贷款累计1500万元左右,支持他们扩建奶厅、购进良种奶牛,还给予各类技术援助。

2022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1231.71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营业收入更是实现连续30年增长,稳居行业龙头地位。截至目前,伊利集团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9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

2022年7月12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汇聚全球智慧,打造了在国际上产能领先、设备顶尖、管理一流的数智化牧场、工厂,创造了全球奶业多项之最,成为中国乳品行业又一次升级发展的典范。这既是伊利落实总书记嘱托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贯彻国家奶业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未来,伊利将不忘初心、坚守使命,持续引领中国乳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