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文明青城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唐秀莲:外地女孩的“青城好妈妈”

●本报记者 吕会生 实习记者 齐欣茹

唐秀莲是赛罕区昭乌达南路街道永泰社区居民,和丈夫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五金店。多年来,夫妻俩本着诚信经营、和善待人的原则,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

平日里,夫妻俩乐于助人,常常对有需要的顾客和邻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闲暇时间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和慰问老人、儿童,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

2022年8月,一位来自甘肃会宁的父亲带着年仅3岁的女儿璇璇来到赛罕区永泰城御景(二期)工地打工,炎热、忙碌的工地生活对于小璇璇而言一点都不快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唐秀莲从亲友口中得知了这对父女的情况,为解决璇璇父亲务工的后顾之忧,唐秀莲与丈夫和璇璇父亲商量后,把小璇璇接回了自己家抚养,夫妻俩当起了这个女孩的“爸爸妈妈”。

璇璇从小由聋哑爷爷带大,因此语言表达能力较同龄人弱,平日里沉默寡言,只会一些简单的表述。唐秀莲与丈夫在生意忙碌之余,经常陪璇璇学习语言表达、练习说话,就像当初教导自己的小孩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璇璇在打开心扉的同时勇敢地开口说话了,银铃般的声音激荡着唐秀莲夫妻的心。孩子被照顾得这么好,在工地务工的父亲既开心又感动。

去年9月,璇璇的父亲有事要临时返乡几天,本以为很快就能回来,却因为疫情阻断了父女相见的路途。疫情期间,唐秀莲夫妇的生意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生活陷入困境,即便如此,善良的他们依然在无私地付出。“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会缺小璇璇的。”唐秀莲说。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唐姐夫妻新添了一个闺女,他们对待小璇璇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不计得失地辛劳和奉献,编织起了守护孩子心灵的摇篮,用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和慈爱善良。”谈起这件事,永泰社区党支部书记田静如是说。

周围邻居们说:“谁曾想,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唐秀莲这一当‘妈妈’就是150多天。”在150多个日日夜夜里,唐秀莲和丈夫悉心照料着小璇璇的日常起居,他们用超越血缘的亲情和善良呵护着这个3岁的小女孩。在夫妻俩的悉心呵护下,璇璇日渐开朗活泼。

1月12日,璇璇的父亲返回呼市接走了璇璇,走之前,他眼含热泪,对唐秀莲夫妻俩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谢有你们,呼市是我的幸运地,你们是璇璇的‘好爸妈’。”

日前,唐秀莲荣登呼和浩特市“青城好人榜”,获评助人为乐“青城好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