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近日,有市民反映小区内有一种貌似“甲壳虫”的虫子,将树叶咬的千疮百孔,且这些虫子有时会趴在纱窗上,极易窜入家中。就此,记者连线市园林植保站,专业人士提示,遇到这种虫子勿恐慌。
据市园林植保站高级工程师王树娟介绍,这种虫子名叫榆绿毛萤叶甲,是昆虫纲、鞘翅目、叶甲总科、叶甲科的一种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该虫主要危害白榆、垂榆、金叶榆等榆属植物,初龄幼虫剥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叶呈网眼状,后渐取食枝梢嫩叶中部,2龄后将叶片食成孔洞。成虫羽化后多在叶片背面剥食叶肉,残留叶表,表皮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不过,这种虫可防、可控、可治,对人畜无害,见其不必恐慌。
据介绍,为了防治害虫,市园林植保站在积极进行科普宣传、提前发布预测预报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适时开展防治工作。期间,依据测报信息及前期调查,从3月中旬开始,市园林植保站组织工作人员对我市主干道、公游园内的榆属植物进行药物普防;5月上旬对大面积栽植榆树的街道、公游园进行高频率、高强度药车叶面喷雾防治,以杀灭各龄期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榆绿毛萤叶甲集中化蛹期,特组织人员对树干密集的老熟幼虫进行刮除,并配合药车对树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植保站为市四区、经开区园林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到上下联动、联防联控,阻止病虫害大发生,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温馨提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若所居住小区发现这种害虫,请提醒本小区的物业人员进行处理。如果小区没有物业,居民可向社区反映情况,由社区协调所在区园林部门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