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呼和浩特追“新”逐“绿” 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

(上接第1版)

近年来,呼和浩特依托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东数西算”重要节点等优势,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数字化正在加速发展,“数字+智能制造”“数字+生物技术”“数字+新材料”“数字+现代服务业”快速集聚;同方服务器、超聚变服务器、国电南自电控设备、天海流体智能泵阀、华勤物联网终端、博晖生物技术、科拓微生态制剂、特瑞尔生物、大溪生物、奥普赛生物、子殷 3D 打印、北工大氮化铝、哈工大纳米碳化硅、京东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航空物流、航空服务、综保区等临空产业加快布局。

下一步,和林格尔新区要让“冷数据”变为“热数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赋能自治区传统产业发展。目前,已有包钢、神舟硅业、双奇药业、中拓铝业、京能电厂等十余家自治区级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上云”,大幅提升了企业效益。一大批数字赋能平台相继涌现,蒙牛全球电商平台、蒙草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海芯华夏农业云平台等已上线运行,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尤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新区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作为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建平台”“用平台”双轮驱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目前,全区已建成 26 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动和林格尔新区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强算力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推动企业深度上云用云,全面深化行业各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新业态,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完善公共算力设施建设,推动公共算力泛在应用,满足政务服务和民生需求,完善公共算力资源供给,优化算力服务体系,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增强算力服务调度和应用赋能支撑水平。支持数据中心加强算力相关资源的循环利用,研发绿色循环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新应用。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