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首府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供主要支撑和不竭动能

●本报记者 杨彩霞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通过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首府力量的决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行动。”赛罕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玉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赛罕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以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为主导路径,以发展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强区’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首府“六大产业集群”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持续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链式化发展,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间耦合,引领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承接新兴产业转移,精准对接项目落地,为首府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供主要支撑和不竭动能。

李玉蛟说,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务实行动和生动实践方面做到“模范”,赛罕区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强做大中环产业园。聚焦半导体和光伏硅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坚持“缺什么、就招什么”的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动光伏产业实现全链条贯通,半导体产业引进上下游应用项目,同时与清洁能源、大数据等产业集群互补互融互促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半导体硅材料之谷”。目前正在洽谈落地,计划投资110亿元的中环晶体单晶硅七期、投资70亿元的中环领先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等项目。此外,将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强化要素配套,推进投资100亿元的金桥二期火电项目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全力推进中环产业园建成“四个一、两园区”。力争今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到2026年中环产业园可实现产值突破1500亿元。

二是做大做强现代石化产业园。聚焦石油化工和化学新材料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蒙油蒙炼、“油化一体”发展。一方面,抓稳“扩油”,将原有加工量提升至450万吨,航煤产能从20万吨提高至60万吨,新建200万吨/年巴彦原油独立加工装置;另一方面,做大“增化”,培育聚丙烯、高吸水树脂、炭黑等新材料产业,推动实施5万吨/年丙烷脱氢、12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等项目。力争到2026年现代石化产业园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

三是做大做强航天经济开发区。聚焦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建设,坚持创建“零碳园区”,储备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更好地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为首府培育形成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推动沙良物流园打造国际陆港,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向首府集聚,加快实现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力争到2026年航天经济开发区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赛罕区将按照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树牢六个意识,高质高效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增进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以学正风等各项目标任务,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首府新篇章贡献赛罕力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