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刘金栋:二十载助人为乐温暖身边人

刘金栋义务修理路边的电子监控

●本报记者 吕会生 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修好了路灯,以后晚上散步再也不用打手电筒,省心多了。”明亮的路灯安装在道路两边,清水河县城关镇姜家沟村一片欢腾。而方便大家出行、号召大家一起修路安路灯的人正是永安社区居民刘金栋。

多年前,下岗后的刘金栋自谋职业,在永安社区不远的姜家沟村开了一家洗化店,他始终踏实做事,热心帮助群众,人们称他为“群众的贴心人”。

2022年,姜家沟村附近的几处小巷路灯坏了,且路面坑洼不平,影响居民出行。有一次,由于没有路灯不敢走夜路,一位下晚自习的高中生来到他店里求助,刘金栋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打着手电筒将其安全送回家。在返回途中,刘金栋看着姜家沟村崎岖难行的路面、漆黑一片的小巷、低洼积水的巷道,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第二天一早,他便来到姜家沟村村委会和村干部沟通道路、路灯安装维修事宜。几天后,村民们开始修路、安装路灯,学过电工的刘金栋自掏腰包买来工具和零件,和维修工人一起修起了村里的路灯。不久,姜家沟村低洼积水的巷道被修得平平整整,道路两旁新装了60余盏路灯。看着晚归的人们,尤其是下了晚自习的孩子们不用再打着手电筒小心翼翼摸黑走夜路,刘金栋感到十分欣慰。

说起刘金栋,姜家沟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今年59岁的刘金栋是个热心肠,在日常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的事迹数不胜数。他常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免费为群众修理电器;为社区的困难居民和村民、农民工子女捐赠衣服;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渠道;帮助居民搬家、运输货物……或许这样做一两次不是什么难事,而他却一直坚持做了20余年。

疫情期间,刘金栋响应号召,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每天,刘金栋都是第一个到达疫情检测点,生起火炉、打扫卫生,为工作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刘金栋又化身“大白”,组织居民有序下楼检测,同时维持现场秩序,经常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连水都顾不上喝。小区出现阳性确诊病例后,刘金栋依然坚守岗位,上门给封闭单元的居民做核酸检测,送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

日前,刘金栋荣登呼和浩特市“青城好人榜”,获评助人为乐“青城好人”。刘金栋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助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今后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