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 专项行动,改善水环境,打造良好水生态,河湖面貌显著提升。日前,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上半年累计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540处,未发生重大河湖“四乱”问题。
市水务局组织开展了河湖保护“春季”行动,持续开展第三方每半月暗访巡河,纵深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540处,累计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1466吨、水面漂浮垃圾715吨,河湖清淤疏浚2.28万立方/5447米,河湖督查928人次、督查河流149条、执法检查398人次。各旗县区河长办与检察院联合开展巡河,通过“共治共建”,形成公益诉讼保护合力;与市公安局联合开展河湖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河湖非法采砂乱象;未发生重大河湖“四乱”问题。累计开展12次跨界断面水质监测,取样、检测252个断面,监测超标断面12个,向相关地区和部门分办督办超标断面4次。目前,我市已部署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和新一轮“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在落实高秆作物禁限种工作方面,托县、清水河县已完成高秆作物禁种线落地工作,确保禁种区域界线标识准确明晰。市黄河河道乱占乱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专班紧盯春播期和出苗期,抽调专人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滩区管控区域进行按月巡查,及时纠治违规种植高秆作物行为。
我市全面启动市级河流河湖管控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在乌里沙河、扎达盖河、霍寨沟、乌素图沟、大黑河、小黑河及哈拉沁沟沿线路段总长度199.6公里,布设水质监测设备、防汛监管设备、采砂监管设备、岸线及人员行为监管设备等各类固定感知监控设备430套,建立数字信息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可实现非法采砂、河道水面及两岸保洁、河湖水域岸线违法告警,将河湖破坏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管理效率,力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同时,通过将水旱灾害预警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平台等已建成的水利信息化工程集成到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了水利行业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