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 实习记者 若谷)夏季天气闷热,动物易烦躁,加上人们衣物单薄,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日,市第一医院动物致伤门诊正式开诊,该门诊位于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外科门诊,专门处置动物伤害导致的各种内外伤,包括科学规范的伤口处置、狂犬疫苗接种、蛋白注射、上报等,24小时全天候为动物致伤就诊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目前,该门诊开设已有两周,门诊就诊情况如何?“撸猫”“撸狗”需要注意点啥?如何避免被宠物所伤,万一被伤又该如何处理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刘明法。
刘明法介绍:“这段时间,被动物所伤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自门诊开设以来共接待相应的患者120余人。其实动物致伤很普遍,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能见到的猫、狗抓咬伤,还有毒蛇咬伤、蜂蜇伤、蚂蚁蜇伤、海洋动物致伤等,这些动物致伤后可能会导致狂犬病、破伤风、中毒和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且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致死率近乎100%。”
“虽然狂犬病致死率几乎为100%,但如果在暴露后尽早、及时进行科学、彻底的预防处置,就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狂犬病,这也是目前唯一的有效预防手段。还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疫苗人人都可以打,暴露后疫苗没有禁忌,怀孕或者哺乳期也可以接种疫苗。被不能排除狂犬病风险的动物抓伤、咬伤后,都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触摸了蝙蝠这种动物,就算没有被咬或抓伤,也要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从事屠宰、野外工作、兽医、宠物等相关工作人员,最好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那么如果不慎被猫狗咬伤、抓伤应该怎么办?刘明法说:“如附近有医院,应立即就医。若距离医院较远,可先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第一时间(越快越好)冲洗能够大大地降低伤口内致病微生物、毒素以及造成人体过敏的异体蛋白的含量,从而减少致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即使自己处理过伤口,也要尽快就医。另外,家养宠物抓咬也可能患病,绝不能忽视风险。”
“一般来说,狂犬病疫苗有效保护时间为半年到一年,此后如再度被咬伤或抓伤应重新注射疫苗。”刘明法表示,“全程接种完狂犬病疫苗后半年内有效,半年后到一年之内补打两针,一年到三年之内补打三针,超过三年需要重新按暴露后接种程序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根据使用的疫苗说明书选择‘五针法’,即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疫苗接种期间,应忌酒、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避免剧烈运动,如果之后发现咬人的动物突然死亡或发狂,应立即再次去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和处置。”
同时,刘明法提醒:“为了自家宠物的健康,应及早帮宠物接种疫苗;照看好宠物,出门遛狗时,一定要带牵引绳,防止咬伤他人。同时,不接近陌生猫狗,尤其不能打扰正在吃饭、睡觉或者在照顾幼崽的狗。此外,还要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逗弄猫狗,以免被咬伤;也不要密切接触野生的、流浪的、无人管理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