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欣)近年来,土左旗委党校始终立足地区本土特色教学资源,创新提出“五色研学之路”教学模式,不仅在自治区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吸引了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名校师生纷纷前来调研学习,设立实践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新时代县级党校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土左旗委党校作为清华大学的实践基地与乡村振兴研究站,共举办了8期清华大学实践培训班,涉及材料、精仪、机械、物理等数十个院系,将近200余名师生走进土左旗委党校下属的土默特左旗红色文化教育中心开展“雁行”研学实践活动。
土左旗委党校以当地特色教学资源优势为基础,将我市及周边地区各类教学点相串联,围绕“五彩土默特”这一公共品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五色研学之路”,这也是土左旗委党校迎来“鸿雁”的底气所在。
其中,“红色之路”是一条红色研学之路,将党史教育、党性教育贯穿始终,继承发扬革命精神、红色文化,使红色血脉源远流长;“绿色之路”是一条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主要教学点的调研走访之路,通过实地学习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意义;“金色之路”是一条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对典型乡村进行田野调查的探索之路,争取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内蒙古的先进经验;“白色之路”是一条深入剖析现代乳企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钻研之路,展示了现代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蓝色之路”是一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多彩人文历史研学之路,唱响了自治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除了一条条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的研学之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清华师生前来调研学习,“店小二”式的优质贴心服务也让土左旗委党校成为清华大学在全国设立的实践场所之一。
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每一期清华研学实践班到来之前,学校都会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研学实践方案。“为了提供优质的教学体验,积极探索开发更具特色的教学点与教学内容,在水利系学员的行程中强化湿地建设等生态课程设置,在能源相关专业中安排调研新能源、热电厂等实践环节。”中共土左旗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春香介绍。
“清华大学师生来此调研学习,让更多优秀人才通过研学实践活动认识了解呼和浩特,也能把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成果、经验传播得更远。”武春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