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文件·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中院关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中院:

2023年8月30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院关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祖国未来和民族振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市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始终坚持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司法理念,依法审理涉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案件,有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

会议指出,全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人员与场所欠缺。目前,全市法院虽已实现全市两级法院少年法庭全覆盖,但大部分基层法院缺少根据未成年生理、心理特点设置的专业工作室及适合少年家事案件调解的工作场所。二是未成年人审判力量不足。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负责少年审判庭的法官均承担部分涉家事民事案件,导致法官难以投入更多精力对未成年人被告及受害人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三是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不完善。全市法院虽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进行了规定,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卷宗实行了封存,但缺乏与相关部门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资源较分散,尚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会议建议:

一、切实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完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机制

对暂不宜直接受理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的少年法庭,探索在行政审判庭指定专门合议庭、审判团队或者法官审理相关案件,落实涉未成年人案件“三合一”综合审判改革。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干预评估专家库,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加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深度分析,破解少年审判折射的社会问题,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成效。

二、加强未成年人审判队伍建设,夯实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基础

为少年法庭配备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和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员额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保持未成年人审判队伍的稳定性。对现有的少年法庭法官加强专业培训,避免业务“偏科”,不断提升少年法庭法官审判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深化协调联动,推动完善少年司法工作体系

一方面,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另一方面,有效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与有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协调合作,促进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有机结合。

请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研究办理该审议意见,按照《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办理办法》的要求,在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两个月内(2023年11月26日前),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方案报送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征求意见,四个月内(2024年1月26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

督办责任单位: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督办责任人:马霄羽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

2023年9月27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