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首府:电网纵横织锦绣 电能涌动亮万家

带电作业

检查站用电源设备运行情况

可真220千伏变电站

设备秋查现场

伊利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

安全用电宣传进社区

智能巡检

●本报记者 武子暄 通讯员 王梦圆 李顺鹏 文/图

电网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我市高质量推进《呼和浩特地区电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聚焦“建设坚强电网”和“提升供电服务”两个抓手,结合首府“两个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功能定位和负荷发展情况,探索运用绿色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重点推进配套电网建设,提高地区整体供电可靠性。同时,全力保障民生用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加快配套电网建设 打造坚强智能电网

“报告主控室,2号主变充电正常,送电成功!”10月16日18时05分,随着2号主变第五次合闸冲击成功,伊利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运,站长刘仲尧发出口令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他和其团队成员主动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连续21天扎根工作现场,严把验收质量关,确保零缺陷投产,圆满完成任务后迎来的幸福时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变电站投运前期,呼和浩特供电公司调度管理处、修试管理处、输电管理处、信息通信处多部门协同作业克服诸多困难,对变电站、输电线路、通信线缆进行设备验收,共发现159条线路线缆存在缺陷,及时进行消缺整改,为设备健康状态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变电管理二处台阁牧运维站组建攻坚小组,提前一个月驻站,严格管控,提前开展启动准备工作,为该变电站顺利投运保驾护航。

据悉,伊利22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将满足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用电负荷增长需求,进一步减轻惠川220千伏变电站和台阁牧220千伏变电站的主变供电压力,解决健康110千伏变电站、兵州亥110千伏变电站的单电源运行问题。还可以解决托克托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的用户自建110千伏隔压换热站的电源问题。同时可为多个重要新兴科技企业提供强大用电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呼和浩特西部区域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在建设坚强电网过程中,我市形成“定期调度”的协调对接机制,着力解决项目开工难度大、青赔清障任务艰巨、手续办理复杂等电网建设困难。今年以来,高质量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老旧小区改造、煤改电、新能源送出等政府重点项目配套供电工程建设,先后投产了红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伊利健康谷配套110千伏送出等工程,有效缓解了地区电源点不足、新增负荷无法接带问题,切实提高了地区整体供电可靠性。其中,健康110千伏变电站是首府地区首座“一键顺控”变电站,实现了对应间隔设备的自动化倒闸操作,显著提升倒闸操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国庆期间,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变电管理一处220千伏东郊变电站还迎来了一位重要的新“朋友”——外形酷似小狗的智能巡检四足机器人B1。作为蒙西电网第一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它的“上岗”是无人化运维检测与智能电网发展的有效结合,标志着蒙西电网变电站智能巡检时代的正式开启。

■确保民生用电无忧 提升百姓“温暖指数”

近日,在南湖公园西侧,呼和浩特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处工作人员刘磊全副武装,在绝缘斗臂车上有条不紊地进行10千伏蒙杰线带电接引流线工作,为S43机场高速公路照明系统接通电力供应。

“本次配电带电作业,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既完成了S43机场高速公路的照明设施通电任务,也保障了该线路南湖湿地花园小区、瓦房院新村等全部用户的正常用电。”刘磊自豪地说。作为配电带电作业处的一名班长,退伍10年,刘磊一直奋斗在带电作业一线,无论严寒酷暑,都坚守初心、坚守岗位,在一平方米的绝缘斗臂车上挥洒汗水,保障市民可靠用电。

为全力满足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需求,不断加大带电作业力度,拓展带电作业范围,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全市供电可靠性,今年,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成功将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截至目前,共减少停电时间约4202小时,多供电量约870.5155万千瓦时,实现了客户停电“零感知”。

整治空中飞线助力创城。今年,该公司以“治存量、遏增量”为原则,全面梳理存量的空中飞线,建立整治工作台账,安排专人负责盯办,结合年度停电检修计划进行同步整治,经初步预测梳理,已开展飞线整治160余处。在“遏增量”方面,全面优化增量配网工程设计,主城区内新增配网不再使用架空形式建设,推动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煤改电、充电桩、呼和浩特新机场等重点民生工程的配套供电工程建设上,将做到主动对接、提前策划、同步实施和专班推进。在深入分析业扩流程基础上,自主研发了“获得电力”小程序,将业扩报装流程搬到线上,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实时制定供电方案,发起线上会签,项目随到随审,进一步简化了客户办电流程,高压办电由原来的4个环节压减至3个环节,全流程接电压缩了5个工作日。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紧紧围绕办电环节、时间、费用、可靠性和电费透明度、便利度五个维度,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用电难题,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以为还要再专门跑到供电营业厅去办理用电过户,经过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实现用电业务直接过户,现在的服务真是越来越贴心了!”近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房产+供电”联合过户业务的杨先生赞不绝口。

融合企业文化和城市发展理念,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打造了“首府加速度 青城亮丽电”优化营商环境供电服务品牌,持续提升用户办电体验感和满意度。深化“一网通办”,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上开通办电、变更、保电等20余项业务的办理和公示;协助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搭建了水、电、气、暖、网“一张表单”线上联合报装平台;成功打通了“不动产过户+用电更名过户”一体化联办业务,以优化用电营商的软环境助力客户体验感质的提升。

在全市各旗县区约3000余个小区,708名客户经理在各自网格片区醒目位置亮身份、比贡献,服务全市202万客户。在小区公示栏、电井、电表箱等电力设施相关位置,都可以看到客户经理服务卡,只需要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便可进行用电咨询。

“客户经理利用实地走访、微信群等方式受理客户涉电全业务的咨询、报修、意见、建议以及投诉、举报等诉求,根据客户的用电需求,做好需求转达、进度反馈、信息发布等工作。主动告知客户电力改革政策、安全用电常识、停送电信息、抢修进度通知等内容,建立良性沟通服务机制,确保客户诉求能够在网格内得到有效解决。”该公司营销服务部部长马建明介绍说。

随着网格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升级,极大缩短了客户需求响应时间,有效降低了客户投诉率,实现了方案针对客户、服务贴近客户、供电满足客户,明显畅通了客企双方沟通渠道,切实优化了客户办电定制方案,通过有效调动网格经理积极性、主动性,为客户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实现了供电服务与用户“零距离”互动。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