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下一篇

麋鹿北归大青山

青山巍峨 图片来源:IC photo

■陈刚

在大青山的白石头沟,有27头放归大自然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

这天,白石头沟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游移不定的白云,抬头仰望,天空充满灵气。天地间异常清澈,空气异常清新。

我和同伴自南向北,自下而上,沿着蜿蜒曲折的白石头沟山路向上爬行。我手里端着照相机,神经绷得很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轻轻向前行走,渴望发现麋鹿,却又怕惊动了麋鹿而错过拍摄的机会!忽然从林中飞出的山鸡、脚下窜出的野兔让我们的精神与心情紧张兴奋、大起大落。

白石头沟不但是一条“活水沟”,而且还是一个大峡谷,沟的两侧山势陡峭,山峰奇石各异,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卧龙,有的像驼峰。山上长满了松树、桦树、榆树、杨树、柳树和各种灌木,把两侧的山峦装点得异彩纷呈。两山的中间便是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时不时还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好像走在南方大山里的感觉。深秋的大青山深处这一道天然的风景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几乎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看不够,拍不完!

一路上,我最想看到的麋鹿一直没有出现。但我知道之所以选择白石头沟放归麋鹿,是因为这里是大青山生态最好的地方。在这里放归麋鹿,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的一个项目,于2021年9月实施,一次性放归麋鹿27头。据有关数据统计,1900年前后,我国最后一批麋鹿灭绝前,北京南海子是它们最后的栖息之所。1985年,22只麋鹿从欧洲东归回国之时,南海子也是它们最初的家园。我国野生麋鹿种群主要分布在湖北石首、江苏大丰、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内蒙古大青山等地,种群发展稳定,野外麋鹿的数量已达到了4400多头。而全国现存麋鹿种群数量近一万头。

走到白石头沟的野生动物保护站,我仔细观察展示栏中的麋鹿图片,感觉麋鹿与大兴安岭里的驯鹿长相很相似,但细看,毛色和尾巴不一样。麋鹿确实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在人们眼中,麋鹿是一种很神秘的动物,绝大多数人没见过。

保护站的同志很热情,为我们启动了无人机,可以监测到麋鹿所在的位置。果不其然,一会儿就回信息了,显示此刻麋鹿在小河下游东岸上的一个草塔子上卧着,四周被树林包围着。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不会来保护站这边河里喝水,我们只有顺着来时的路徒步走下去,悄悄地靠近,才有可能拍摄到照片。

下坡的小路两旁长满松树,高高的树枝与树枝连在一起,抬头望去已是遮天蔽日,这使得我不由得想起曾经在大兴安岭深处考察时的情景,此情此景,何其相似,麋鹿生活的家园都是生态美好、景色迷人的地方

林业专家忽然停下脚步,指着东边,放低嗓音对我们说:“快看,麋鹿出现了……”

哦……丛林里卧着一大片麋鹿,透过落叶的树枝隐隐约约看见它们也在看着我们,我们顺着南侧网围栏的外面一步一步地向麋鹿所在的位置挪去,网围栏的形状大约都是十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块状,密度非常大,连狐狸都钻不进去,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麋鹿采取的一种方式。但受网围栏和树枝的遮挡,拍摄效果都不好。我们的动静让麋鹿感觉到了威胁,它们嗖嗖地钻进了东北角的树林里。

无奈,我们只好作罢。

以前呼和浩特段大青山前坡裸露的地方很多,山里开矿的也很多,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对秀美山川和水土流失影响很大,白色污染也严重,绿化特别薄弱。但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改善生态环境,对以上这些问题做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如今不仅山绿了,水清了,而且各种飞禽走兽也多了。国庆节期间,我在敕勒川草原考察生态情况,忽然发现有一只雄鹰与一群水鸟在萨仁湖上空盘旋着,雄鹰突然从高空中一头扎到湖水里,随即又飞了起来。这时我发现雄鹰的爪子抓了什么,用相机镜头拉回来一看,它抓的竟然是一条鱼。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拍到的“雄鹰抓鱼”,也是第一次看见雄鹰抓鱼,很兴奋。如果这里的生态不是建设得这么好,哪有今天这样的情景。

正神思着,同行者忽然兴奋地压低声音说,快看东边那片树林,麋鹿又出现了!我们抬眼看去,从这个角度看得很清楚。这时麋鹿都向南面移动,其中一头长着大角的麋鹿走在两棵树中间停了下来,朝我静静地遥望,那清澈的双眸与我对视的瞬间,我突然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生活,这样的遇见是多么的美好!

抓住机会,我一连拍了好几个镜头。随着麋鹿的移动,身影在丛林中时隐时现,我们边走边拍,每个麋鹿脖子上佩戴的“北斗定位项圈”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林业专家告诉我说麋鹿的繁殖能力很强,早在三千年前,大青山一带的先人们吃的几乎都是麋鹿肉,后来随着环境变化,麋鹿一度消失了。哦,我明白了,大青山原来就是麋鹿的家园。今日的恢复是生态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进步!再过几年,大青山里麋鹿就会多起来,那时,大青山就更有灵气了,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保护,也会对呼和浩特和包头以及大青山沿线地方的生态旅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行者突然指着一个方向,说一只狍子跑了过去。我忙问他抓拍到没,他说没等他反应过来,狍子就钻进密林里了。我朝着林子里仔细看了一会儿,确实发现有狍子在密林中闪现了两次,这让我很兴奋,我只知道大兴安岭地区有狍子,今天却在这里也见到狍子!狍子的出现,再次反映了大青山的生态环境已经不一般了!

家父生前曾告诉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达茂旗草原遭受了严重干旱,大量的牛马羊没有草吃,只好转移在大青山一带度荒旱。父亲说大青山上的草长得非常好,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赶来的牛马膘情抓起来了。那时父亲是马倌,牧马时经常纵横于土左旗和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一带。他说那时候在大青山里经常能看到雄鹰、野鸡、兔子、狐狸、黄羊和狼,自然环境非常好。我此刻坐在阳光半岛生态园感觉到父亲当年描述的就是这一带的风景。

来时,回时,都是沿着大青山前坡脚下的大道走的。所以,大青山时时刻刻仿佛都在视线里。尤其是白石头沟里的麋鹿,时不时就出现在眼前或脑海。深秋的大青山前坡,颜色基本都变成了褐色,山体显得比夏天“瘦”了许多。但山体却显得更有棱有角了。有的山脊曲线分明,苗条细长,与夹杂在褐色中的黄色、红色、绿色 、橙色融在一起,在晨光或夕阳的照射下,就像一条棕色卧龙横亘在青城的北部,非常美丽而壮观!

这就是麋鹿的家园,也是青城的后花园!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