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3人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北疆工匠”称号

本报讯(记者 吕会生)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北疆工匠”名单发布,来自全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20名职工被授予“北疆工匠”荣誉称号,其中呼和浩特市的张振义、李洪亮、刘淑兰3人榜上有名。

张振义,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创技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荣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五一劳动奖章等。24年来,参与了数十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负责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新机场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老牛湾通用机场、S27呼鄂高速公路、新华广场互通、马鬃山滑雪场等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工作;承担重大研究课题几十项,参与的全球首个 “城轨云平台”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地铁BIM全生命周期应用”荣获国家及自治区多项应用成果奖。

李洪亮,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温研发中心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发上市新产品,涵盖蒙牛、现代牧业、圣牧等多个业务单元,新品销售收入占比全品收入的20%以上;研发创新产品推动了产业链中的种养殖、加工制造、研发创新等多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提升;通过清洁标签、工艺革新、指标精准化等技术项目,降低生产成本,累计为公司节约成本9000多万元;践行低碳发展,携手奶业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深化探索碳中和实践,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大力实施节能减排举措。

刘淑兰,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二部经理,高级工程师。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参与完成的“干法造粒工艺应用于微生态活菌片剂生产研究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治区科学技术三等奖;2016年参与完成的“益生菌制剂工艺改进 GMP 产业化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参与自治区科技厅重点扶持项目“高质量保加利亚乳杆菌菌粉发酵生产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2016年,参与完成的“金双歧产能扩大(200万片/批)项目”,单盒成本降低0.26元,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约156万元。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