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公交公司以主题教育带动转型发展和为民服务不断走深走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细心暖心为群众服务,确保主题教育有成效、见实效。
今年以来,市公交公司持续推动服务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作为服务提升工程中的重要一项,筛选利用在公交站点周围50到100米内的青城驿站、药店、商超等室内区域进行改造,赋予便利候车的功能场景。接下来,公交公司还将对全市375个智慧便民候车室点位进行调研,持续调整便民服务内容;增加20个办卡网点,开展办卡进校园、进社区等“十进”活动,方便乘客就近办卡。
同时,市公交公司围绕10个调研课题推动解决34个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整改9项清单问题和2个专项整治项目。市公交公司认真研判“12345”接诉即办事项清单、公交服务热线反馈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需求,新开3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34条公交线路,新增线网20.7公里,覆盖4个社区。开通马鬃山滑雪场、郊野公园等7条旅游线路,有效对接高铁夜间进站时间,开通3条夜间线路,加密景区、商圈、“两站”公交频次。取消旗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限制范围和成人卡“一人一卡”限制,将职高学生纳入学生卡办卡人群。为武川县二份子乡赠送纯电动清扫车1台,助销农副产品10万余斤。
市公交公司还对标先进企业管理方式和同行业先进经营模式,推动公交从“公益属性”向“公益性+市场化”转型、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绿色发展转型、数字化转型和辅助产业转型。通过实施“五个转型”,公交客流增长50.63%,票款增收60.18%,产业增收13.26%,减亏75.70%。
明确总部职能定位,总部内设机构由23个整合至14个,减少39%,总部管理人员减少53.85%、工作人员减少31.55%。认真研究经营性子企业的主业经营和产业拓展,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产业调整,将原有11户整合为7户,并优化调整了各分(子)公司内设机构、人员配置。建立健全84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科学化、合规化、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下一步,市公交公司将继续重点抓好与企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持续推进降成本、增效益、减负债、保安全、提服务、促发展,保障企业平稳运行;认真解决12345接诉即办、公交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提出的意见建议,持续推动公交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公众认可、经营效益提升的首府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