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解码“枫桥经验” 输出社会化治理“呼和浩特方案”

●本报记者 苗欣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工作中谋创新、求突破、重实效,努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积极探索满足群众需求的新路径,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机制赋能、共治共享、扎根筑基,我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有效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职能,形成工作合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508个。全市各地区通过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成立了1388家实体化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此外,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在医疗、物业等矛盾纠纷多发、化解困难领域成立了市医调委、市物调委等市级调解组织,努力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我市各地各部门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中,因地制宜,构建起各自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模式,更好地调动起群众积极性,让矛盾纠纷的化解方式更加多元。

清水河县五良太乡乡党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目标,实践中形成了“三治”(即:注重宣传引导“治未病”,减少纠纷发生率;畅通接诉即办“治小病”,降低纠纷转化率;做实信访代办“治已病”,提升信访化解率。)协同、“三模”(即:以“多网融合、一网统筹”模式提升多元化解矛盾协同能力;以“网格化+接诉即办”模式强化基层化解矛盾执行能力;以“包案代办”“三级捆绑”模式加强信访事项解决能力。)联动、“三调”(即:提升专职调解与“一站式”平台融合效率;提升专职调解与职能部门配合效率;优化专职调解与司法部门接续效率。)对接的工作方法,确保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

武川县哈乐镇司法所创新“四聚集”(即:聚集纠纷“知得了”,注重排查预警;聚集纠纷“接得住”,加强力量配置;聚集纠纷“调得成”,创新解纷路径;聚集纠纷“防得好”,强化源头防范。)化解家庭婚姻的工作法,有效化解大量家庭婚姻矛盾纠纷,实现婚姻家庭纠纷“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今年,清泉街社区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该社区预防化解老旧小区矛盾纠纷工作法及“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喻人”解决社区居民矛盾纠纷典型案例入选会议经验材料汇编;玉泉区公安分局长和廊派出所、回民区三顺店社区、托县五申镇等5个单位被评为全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长和廊派出所还作为先进典型代表作典型发言。赛罕区法院打造的诉源治理“12345”赛罕模式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托县燕山营派出所被评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派出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