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会生)近年来,赛罕区人民路街道仕奇社区党委立足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不断充实北疆红色网格,通过创新社区“134+N”网格精细化服务的微治理模式,高质量推进文明社区创建。
“1”是建立1个机制。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一线发现、一线处置、一线解决。借鉴“枫桥经验”,通过日常走访巡查,摸排收集、上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社情民意、安全问题隐患等情况,有效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对于一般邻里纠纷、矛盾隐患、民生事务,由专兼职网格员进行现场处理;对于复杂问题,在小区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由网格指导员、专兼职网格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多方共同会商处置;对重点难点问题、风险较大的隐患,则按照分级流程上报,由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办理。同时依托“赛罕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上传事件、处置问题、追踪问效、考核评价,建立全程追溯进度机制和全程满意度反馈机制,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和满意率,形成网格问题处置闭环机制。
“3”是锚定“3”个目标。一是锚定规范运转目标,每周开展一次网格员培训会,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进行经验分享;每半月组织一次业务交流会,组织学习最新政策文件,培训民生业务办理流程;每月召开一次民情民意恳谈会,邀请社区能人、党员中心户等热心居民到社区做客,收集社情民意,实现社区精细管理。二是锚定有诉必答目标,开展群众工作“十法十讲”,公示网格服务信息,设立“民情速递专栏”,发放“民情联系卡”,收集诉求问题。组织召开“阳光议事厅”例会,每周汇总一次辖区共性问题,群策群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三是锚定提标提质目标,通过新建或改扩建,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便民场所。针对辖区无大型超市、居民买菜困难的问题,社区党委积极联动城管等职能部门,在仕奇公园开设早夜市,既解决了居民就近采购平价菜的问题,也解决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4”是推行“4”项标准。将社区划分10个综治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定岗定责,对片区负总责,力求管理形成网、责任落到格、服务精细化,成为网格的一本活户籍、一个活档案、一张活地图;制定网格员工作手册,网格员每日巡查小区两次,全面真实摸排了解居民基本情况,做到知民情、知民意、知网情、知求助对象;结合网格化管理系统、人房关联系统,每季度更新网格数据,持续完善线上网格数字化支撑,做到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必报、新增孕妇必报、外来人口必报、房屋出租必报、公共设施维护情况必报,做好风险隐患提前预警;落实网格员常态化上门走访、重点帮扶、关心关爱等工作,坚持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空巢老人家庭、高龄老人、单亲家庭、失业人员六必访,对辖区164户特殊群体建立6类台账,根据需求开展暖心陪唠嗑、生活慰问、亲子关系调适等服务,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米”。
“N”是组建“N”支志愿队。依托“134”工作法,社区组建了N支志愿服务队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居民多样化需求,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学普及、体育健身、医疗健康、法律宣传、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N种志愿服务活动,让百姓与社区紧紧相连。社区建立“当好人、做好事、有付出、受嘉奖” 居民自治共建志愿服务体系,设立“文明团结超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清洁家园、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对于辖区的全职妈妈和待业妇女,“巾帼宜家”志愿服务队为他们讲授直播带货技能,寻找合适的货源,促进女性再就业;社区“青影协融媒体”,利用抖音、快手、社区公众号,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制作短片,拓展社区宣传平台,2023年增设了“理响仕奇 政策宣讲”和“微光直播间”两个板块,以关系民生的政策解读为主,让政策宣讲插上新时代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