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城区:

聚焦均衡布局 不断夯实教育强区地位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2023年,新城区深入落实呼市《实现首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和《新城区建设“宜学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开跑即抢跑的奋进姿态,把高质量教育办在百姓家门口,教育强区地位不断夯实,全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7项,自治区级荣誉29项。

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更加突出。2023年以来,新城区着眼教育发展大局,针对教育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按照“纾解南部、提升北部、发展东部”的思路,精准定位,提前谋划。新续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接收住宅区配套幼儿园34所,投入使用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市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新城区第十三幼儿园、新城区第十七幼儿园,增加学位2790个。2023年,一年级招收新生11857人,较2022年度增加约3000人,公办幼儿园幼儿在园人数占比达到54.0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79%。

新城区采取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联合办学,达到固强补弱、优质均衡目的。“名校+”教育集团已达到15组,覆盖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占比达到公办校园的56%。内蒙古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以及呼市民族学院附属小学都已挂牌启用,形成“一校一案”合作办学方案,在思政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交流合作、盘活现有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新城区教师团队建设在磨砺中提升。207人取得高级职称,较2022年度增长206%。培育市级学科带头人72人、区级教学能手112人,建立区级“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9家、区级名师工作室2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16个。

以京蒙协作为契机,实施“内蒙古教师队伍提升”计划,累计选派骨干教师、优秀校园长、乡村学校优秀校园长530人次,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参加提升培训项目。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能力,建立“金字塔”式梯队培养计划,组织全区105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训,挂牌成立新城区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累计开展统编教材、思政教学、中高考改革等专项培训10余场9700人次。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思政课程体系和思政活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政教育体系。组织开展“石榴籽行动”“同升一面旗 共筑中国梦”等多种形式学习活动3300多场次。召开新城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教育系统现场会,成功举办全市“牢记嘱托 强国有我”2023年文明校园巡礼活动现场会。创建5所市级“雷锋学校”。

“双减”改革持续发力。校内减负增质,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暂行)》,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全部课程。中小学校按照“5+2”“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的模式要求,采取“走班制”、菜单式、“引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校外严格治理,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取消。重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护苗”专项整治行动,共计联合检查校外培训机构、个人培训班、小饭桌、幼儿园等301所。

法制安全教育护佑学生成长。坚守校园欺凌“零发生”底线,聘请113位法律工作者担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450余场次。拨付区本级教育费附加1490万元,用于33所校园的消防设施改造、操场维修、楼道封闭等项目,排除学校安全隐患。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