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峰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古人讲:“开卷有益”“学而不倦”。在阅读中寻找心灵故乡,洵不虚言;在书写中“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工作中为我们增强脚力,带着感情、带着思考登越人生巅峰,玉成自我。
正如一位英国诗人感悟的那样:“有独创性的作家是人们的大恩人,他给文字增加了新的版图,他能在不毛的荒原里呼唤出鸟语花香的春天。”而这一星球上,要说哪一种文字的每一个字、每句话都能成诗、成画,它就是汉字,我们的汉文化。汉文化一路走来,今古一脉。发源于诗经,鼎盛于汉赋、唐诗、宋词,繁茂于元曲和明清小说,岁月峥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穿越时空,海纳百川,一柱高耸,如万般珠玉中的一股清流,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灿烂了华夏,惊艳了世界。
华夏学子怀揣梦想,视读书为对母文化最好的传承,可透过字里行间启迪智慧,“收之桑榆”,精彩人生“书香社会”。
半部《论语》治天下,沉淀了太多元素的儒家文化。包容兼蓄,博采众长,开明睿智。孔子学院朗朗书声,遍传天涯海角。儒家文化凝聚的思想动则万朵繁花不期而至,静则千般滋味归于一处的智慧,将陌生化为熟知,将冷漠化为相依,将干戈化为玉帛,孕育了无数中国传奇,留下了多少“中国故事”。
“不读书,无以言;不读书,无以思;不读书,更无以行”。有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华夏莘莘学子,深知读书不仅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更可“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薪火相传的华夏文明,当如今教育为本,读书已成国人第一要务,屹立东方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引领世界未来。
让我们一起为伟大复兴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