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去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锚定“保障民生”服务提质效,在强化监管与规范执法之间寻找为民服务的着力点,市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建设完成呼和浩特市液化石油气瓶智慧监管平台并投入使用,对充装配送企业钢瓶档案信息及充装前后检查、气瓶检验等11个环节进行动态数据全流程监管,实现钢瓶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化。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开发启动“呼和浩特市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监管服务信息系统”,严厉打击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63家,建设“消费维权服务站”114个,实现了消费密集区站点100%全覆盖。完成农资产品的监督抽查,推动“国六B”车用汽油生产销售的全面升级。持续推进18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检查企业2051家。推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两个规定”落实,“蒙品查”App企业录入量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开展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电动自行车、家用燃气灶具等产品市场整治,充分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保安全底线”作用。深入开展疫情防控药械稳价保质和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建立联合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三方责任,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药品抽检合格率为98.7%。集中开展“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实行“你点我检”的社会联动、横向协作的部门联动及“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借助市区两级的“立体执法”,打造执法为民的“铁拳”品牌,一人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为“铁拳”行动突出贡献个人,经验做法被总局“铁拳”行动简报采纳,供全国交流学习。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案件2292件,移送公安机关4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