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元宵节期间,首府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文明旅游也成为了大家出游的行为准则,大多数市民能自觉爱护环境、文明出游,但仍有个别游客无视文明旅游的行为准则,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与美丽的风景格格不入。
2月23日,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社火表演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传统文化视听盛宴,看完社火表演,不少市民来到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内的小吃街,老北京爆肚、薯塔、烤串、茶汤、蜜汁鱿鱼、油炸臭豆腐、冰糖葫芦等特色小吃让市民、游客在舌尖上感受浓浓“年味”。然而,记者看到有个别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用过的纸屑,随手丢在墙角处或走道上,不文明行为十分“煞风景”,清洁人员只能不停走动勤加打扫,维护干净整洁的环境。
“部分游客个人文明素质不是很高,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这与干净整洁的景区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给其他市民游客带来了负面影响,还让城市形象‘减分’不少。”来自土左旗的蔡女士说。
在一家炸串摊位前,记者看到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品尝完美食后,随手将竹签扔在过道,而垃圾桶就在几米处。市民王女士说:“有个别游客坐在石凳上嗑瓜子、剥花生,随手丢弃的花生壳、橘子皮、塑料袋等散落在道路两旁,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环境,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的出游体验。”
美丽的风景需要更多游客共同维护,希望每位市民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都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文明旅游行为,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