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东棚子村:和美乡村沐新风

东棚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回民区文联开展书法培训活动

●本报记者 祁晓燕 文/图

居住环境更整洁,邻里关系更和谐,生活条件更舒适,幸福指数节节高……在回民区攸攸板镇东棚子村,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整洁美丽的村庄,散发出清新宜人的气息。

为更好地服务村民,近年来,东棚子村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保障和改善村民生活、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为重点,不断推动民生事业稳步向前发展。该村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实际为村民解决就业培训、文化活动、用水用电、小区安全和清理垃圾等问题。同时,实施了旧村小巷道路硬化、进村口路段硬化等为民服务工程。

近日,东棚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回民区文联开展了“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丹青溢彩,翰墨飘香”书法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书法教师为村民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大家对书法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还增进了邻里感情。

村貌是表,村风是里。在全面提高人居环境水平的基础上,东棚子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凝聚起乡村治理向心力,让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张先生表示,这些年,他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前村民都是靠种地为生,基本属于靠天吃饭,收入少,勉强能解决温饱。现在村民的吃穿住行都有了本质改变,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产业,收入可以说是节节攀升,生活上衣食无忧,经济条件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东棚子村内,一座座整齐划一的种植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15座果蔬种植大棚是东棚子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法宝”。东棚子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丰介绍,发展大棚产业,就是想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促增收的路子。

美在环境、更美在人心。如今,文明新风轻拂下的东棚子村美丽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越来越浓,村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下一步,东棚子村将继续发力,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打造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美丽乡村。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