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杰
核心提示
党的作风简称党风,最早由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提出的。他常把党风与文风、学风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并强调党风、文风、学风不正分别会患上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和党八股的毛病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为实现党的初心使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行动支持。进入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对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巩固党的领导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巨大的作用。要解决当下存在的理想信念、“四风”、脱离群众等作风问题,必须从理想信念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与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问题指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意味着作风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动态性,意味着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时代、每个发展阶段,作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所以,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赋予新的内容,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休戚相关。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解决理想信念问题
进入新时代,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经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绝大多数的共产党人也能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更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缺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 ,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信仰迷茫,对共产主义事业缺乏信心。二是部分党员、干部患“软骨病”,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不强;面对歪风邪气,不敢于亮剑、听之任之;面对艰难险阻,豁不出,畏缩不前。事实证明,理想信念不坚定亦或滑坡,对党组织来说往往是最危险的。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
作风问题归根结底属于人的思想认识、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生活情趣等问题。作风方面新的内容阐发于新时代的背景和要求,相同的内容也会呈现不同的形式。比如“党八股”到工作方法演化为“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到党员干部那里表现为“官僚主义”。在革命年代,物质极为匮乏,温饱都成为问题,“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缺乏相应的条件和土壤,进入新时代,部分党员干部面对丰富物质的诱惑,逐步丢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作风。因此,“四风”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对象,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核心解决脱离群众问题
执政党脱离群众,不但会弱化党的力量,而且也会导致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失去执政的合法性和根基,从而失去执政地位。列宁曾告诫共产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党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应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视而不见,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建议充耳不闻,完全忽略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谊和“舟水”联系,很容易伤害老百姓的感情。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方略
进入新时代,尽管我们党面对的历史任务有所不同,存在的作风问题不一,即使同样的问题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需要从人的头脑出发,再落实到行动上,刚柔并济,固化为一种风清气正的制度屏障。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作风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因此,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着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具体来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加强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改善党的作风最重要的抓手,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将党的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坚定政治立场,积极服务于人民群众。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 ,把作风建设上升为哲学方法论 ,强调党员干部要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否则落入“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因而“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党中央号召调查研究要坚持“ 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接受陪同,直奔基层、直奔现场,目的在于党员干部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实情、听到真话。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根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才能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智慧和力量,也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息息相关,这是对党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所做出的理性判断。党要赢得民心、获得权威,必须廉洁。而腐败往往从一个人的不良风气开始滋生蔓延到“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再到违法乱纪。因此“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同人民群众隔开”,进而失去党的根基和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现象。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纯洁性和先进性,在于纪律严明,最显著的是没有个人利益。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把“权力放进制度笼子里”以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四)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一个 9800多万党员的党组织,解决这个大党独有的难题,最终还要依靠制度来作保障。要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党内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持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以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鲜活民主实践赋予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持续广泛的参与权,做好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在“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背景下,面对世情、国 情、党情变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发力,才能确保党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单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