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会生
在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康燕军家庭以其和睦、友善和孝老爱亲的美德赢得了村民的赞誉。康燕军与刘喜叶夫妇育有一子一女,结婚 18 年来,他们一直相敬如宾,相互关爱,共同传承着文明家风,精心经营着他们充满爱与温暖的小家庭。
康燕军的妻子刘喜叶是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党建员和网格员,她热爱学习且积极上进,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看报,不断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在村里,她不仅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引导村民文明上网。作为村民代表,她认真负责,积极为村民的生活建言献策。平日里,他们夫妻还主动为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做社保养老生存认证。
康燕军家庭成员之间互尊互信,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感恩,长辈对晚辈爱护有加,关怀备至。兄妹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和睦快乐的大家庭。他们友善对待邻里,经常帮助邻居排忧解难,共同维护左邻右舍的良好关系。每天上下班途中,大家见面都会热情打招呼,互相问候,共同创造了和谐和睦的生活环境。
当父母遇到困难时,康燕军家庭总能给予帮助和支持。他们经常带着礼物去看望父母,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愉快而安详。他们深知孝顺的意义在于顺着老人的意思,老人有事一时想不通,妻子刘喜叶会耐心地开导老人,给两位老人做工作,直到老人开心。她还经常对公婆说:“您们有什么需要或者是有心事就和我说,我们会努力解决。”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二人经常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讲文明、懂礼貌,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在他们的教育下,孩子们非常优秀,也很懂事,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感情都特别好。
康燕军家庭用爱与责任诠释着文明的内涵。2022年,康燕军家庭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孝老爱亲文明户”,2023年,获评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