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南村:道德评议润心田 弘扬文明新风尚

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村民之间要互尊、互爱、互助,和睦相处,共同抵制歪风陋习。”“张改梅被评为‘好媳妇’、梁三娃被评为‘身边好人’、梁爱枝家庭被评为‘最美庭院’,大家要向他们学习,为河南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近日,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举行了今年第一季度道德评议会,村干部、村民代表围桌而坐,为身边先进典型颁奖,同时就身边的一些陈规陋习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会上,河南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利军宣读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并以拉家常等方式和现场村民分享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也把村内一些不文明现象、不道德行为和存在的问题摆出来,让村民一起来评一评、议一议,倡导大家要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培育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道德评议会,评出了乡村文明新风尚。我们坚持以道德评议为载体,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家庭’‘好女婿’等评选活动,以德治村,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让文明之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利军介绍。

近年来,河南村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以道德评议会为载体,通过不断修订村规民约来制定相关制度和章程,不断加强规范化建设,吸引村民积极投身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促进村民道德水平提升和村风民风好转。通过开展各类典型评选,村民在参与评议的同时,主动挖掘身边看得见、学得着的好人好事。截至目前,村委会共表彰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先进典型40余人,并把评选出来的典型模范故事“上榜、上墙”,进一步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邻里和谐了,乡风文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下一步,河南村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道德评议”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身边好人好事激励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激发乡村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