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读书 上一版   
上一篇

打开命运的帆船:潮起时读书,潮落时写作

——专访作家、诗人左右

■黄龙

青年诗人左右1988年出生,如今已成长为一名颇具影响力的职业作家、诗人,出版作品16部。

童年的梦魇

左右六岁时,夏天下河游泳回家后发高烧,因误治导致两耳神经严重受损,自此成了一名失聪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右把自己的世界封闭起来,害怕和外界交流,时间长了,左右也丧失了发声的能力。

童年时代,一个又聋又哑的小孩上学的艰难可想而知,左右上小学四年级之前由姐姐和父母亲在家里教识字。他的身边,还有一条狼狗黑虎。它是左右的领路人、保卫战士、好帮手,每天早上,黑虎陪着左右上学,一听到汽车的鸣笛声,黑虎就往路边走,手持绳链的左右也就被“牵引”到路边;下午放学后,黑虎又带着胆小的他一起回家。那时,黑虎是他生命中的忠实伙伴,帮他战胜了恐惧和孤独。

儿时的快乐

左右自小就特别爱读书。然而那时村里可以读的书特别少,只有报纸、连环画和教科书一类的。那个年代农村流行用报纸或者杂志糊墙。有一次左右去邻居家,看见邻居家的墙上的报纸上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就把报纸给抠下来蹲在石凳上看。

初二时,左右写下了他人生中第一首小诗。

《致小星》:“茫茫夜空/你们紧紧地/密密地/挨着/谁也没有排挤谁/用自己的光晕/组成了这/璀璨的世界”。

这首诗,也彻底改变了左右的命运。获得了当时由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这无疑给了左右巨大的鼓励,由此左右爱上了写作。

少时的逆袭

自从失去听力以后,在很多人看来,左右作为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读书读到小学,会写字、会数数,然后帮家里放羊种地,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

偏偏左右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到了初二上学期,左右仿佛打通了学习上的任督二脉,把一直以来搞不明白的英语,搞不明白的数学,全学通了。他也逆袭成学霸,全年级九百多名学生,左右能考到年级第三名。

2004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摄制组从北京来到左右的学校,以他为题,拍了一个长达一小时的纪录片《左右和他的左右》在全国播出,轰动一时。

后来,西安晚报、华商报、陕西电视台、江苏卫视、北京电视台等纷纷对左右的成长历程进行了多次报道。报道中左右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着每个与他接触过的人。

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善举,也激发了左右年少时的第一个理想:“我的成长离不开身边许多热心人的帮助,我真心地铭记并感谢他们!”之后的左右,在学路上奋发图强,只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为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诗人的崛起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读书和写作已经开始悄然改变着左右的命运。

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左右克服种种困难, 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山阳中学。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翻译学院的本科,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为陕西省有史以来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听障大学生。

大学期间,左右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组织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雏凤诗社,创立了一份属于学校的诗歌刊物《南山下》,多次获得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奖学金。他不但带领周围的同学写诗,也将自己的作品不断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家级大刊上,并获得诗歌界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奖项,引起了学院老师们的注意。

笔者电话采访了西安翻译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行政主任霍文阁老师。“左右的才情和诗情在西翻的大熔炉里得到了升华。在校期间,丁祖诒院长对左右尤其关注。在校学习期间,左右成为与《华商报》签约的专栏作家。在签约现场,大家纷纷对这位励志青年竖起了大拇指……”

在成年后的左右看来,有时候听不见声音,说不出言语,也是一种幸福。他多次在博客里写道,“我一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传递那个寂静世界里不为世人所知的最有力的声音!”我们在左右的身上看不到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他反而对生命充满了感激:“诗歌就是我的声音,诗歌不仅来自于内心,更来自于一个人的精神。能够让我与诗歌为伴,这已经是命运对我最大的馈赠” 。

从那时起,会写诗的左右开始被更多的人熟悉,他的事迹经各大媒体报道后,成为陕西圈内颇有名气的“80后”诗人。

诗人杨克在第六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的终评颁奖词中赞叹道:“他是一个被剥夺了声音的人,所以他只好自己创造了一个诗的世界。从《聋子》到《回声》,左右给了声音传神的刻画,告诉我们他对生命结实的感受。但不要因此把诗人左右想得苦大仇深,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是才华;他只是像贝多芬在寂静中抓住音符的灵魂一样,顺手用刺破空气的尖锐力量,串起文字的锁骨”。

左右的恩师伊沙一直对左右高评不断,他说:耳朵周边一立方米,就是左右管控的空间,他在这个区域之内是重量级的诗人,这可以称之为诗歌禁区前的“左右走廊”。

梦想的轮回

大学毕业后,左右一直做着与诗歌有关的工作:教小朋友写诗与写作。他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诗歌,我不但要教他们写诗,而且也要把他们的诗歌推荐到世界各地,让他们真正的才华、才能被世界所熟知,并帮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童年,爱上诗歌,爱上写作。

毕业至今,左右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听过左右课程的孩子,迄今也有十余万人次,左右将孩子们的作品,陆续汇编成面向全国发行的诗歌绘本,其中《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城市被按下暂停键》《写诗的人还在童话里》《孩子们自己写的诗》等书,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2024年,左右远离故土,在呼和浩特书香青城·少年儿童阅读写作俱乐部盛邀之下入职工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动“左右诗社”在青城落户安家。

诗社成立后,将以公益指导的方式,建立少年儿童的诗歌创作沙龙。借助于诗歌这样充满童趣和想象的文学载体,帮助更多的孩子们能通过诗歌在思维、心灵、精神素养等各方面得到提升,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据悉,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左右诗社携同“书香青城”与陕西省太白文艺出版集团已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计划每年出版发行儿童诗集两册,让孩子们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关注到。

“左右诗社”的启动仪式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他的这一举动,在文学界引起陈彦、李师东、伊沙、阎安、穆涛等著名作家的关注,陈彦(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老师更是亲笔题写了“左右诗社”祝贺诗社的成立。伊沙、马非等众多作家、诗人发来祝福视频与贺信。左右说:希望全国各地的孩子能爱上写诗,能享受到诗歌带给他们的童趣和快乐。小时候大家帮我,现在我也想帮助别人。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道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

左右常说,“人不一定要改变命运,但如果我们没有太好的出路的话,不去改变命运,你会输得很惨。爱上读书和写作,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理解能力也会更高。读书和写作,是修语言,修心性,修悟性,修自己的命运道场……”

谈起读书对青少年的意义,左右建议,大家要多读经典名著,与此同时,读书要大声地朗读,这样有利于形成肌肉记忆,也有利于培养语感。读书其实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要把自己读过的东西,思考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上来,也要把自己写作所积累的成果,运用到读书上去,从读书过程中弥补写作的不足。左右说,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潮起时读书,潮落时写作。

现在,左右已经成长为一名出版了诗集、童话集、散文随笔集等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多项文学大奖,被贾平凹、陈忠实、陈彦、毕飞宇、伊沙、沈浩波等文化大咖欣赏的成熟作家、诗人,他不再是以前那个满带锐气的青年。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朝着远方默默前行,践行着这个时代自强不息的的最强弦音……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