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5月24日,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举行“媒体看管网、进站场、走基层”活动,多家媒体记者走进内蒙古分公司托克托作业区,实地探访了保障首都北京及管道沿线绿色能源供应的重要通道——陕京四线输气管道。
活动中,媒体记者一行实地参观了托克托作业区所辖输气管道、阀室,以及站控室、工艺区、创新工作室、企业文化展厅等,就企业能源保供责任、先进典型人物培育、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重点了解了分公司科技创新和智能站场建设情况。
据了解,陕京四线管道工程跨越1083公里,作为国家互联互通重点工程陕京四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有超过2770万方天然气从托克托作业区增压后输送至北京等地。
2021年,内蒙古分公司托克托作业区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国产压缩机组智能控制提升研究”科研项目,旨在探索输气管道干线压气站“一键启停,智能运行”系统性解决方案,提升站场智能化控制水平。目前,具有“一键启停”功能的国产压缩机组智能控制提升项目已在托克托作业区投入使用,该站场智能化运行水平明显提升,机组并网时长较之前缩短了50%,人员效率提升了75%。
目前,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正在对我区境内709.1公里的输气管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通过对空压机、电气组件、关键阀门等设备严密检查和设备维保,截至目前,托克托作业区已实现安全无事故运行2002天。4—6月份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站场和阀室的维保工作,保障作业区的安全平稳运行。”该公司托克托作业区副主任付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