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图
“什么叫移风易俗?”“‘一约四会’里的‘一约’和‘四会’分别指什么?”……5月23日,在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一场主题为“青城有爱 文明有我 文明乡风站C位”的活动正在进行中,现场的村民积极回答问题,气氛热烈而有序。
提起“一约四会”里的村规民约,曙光村结合时代发展和本村实际,经过村民的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制定了村规民约细则。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不仅包含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道德风尚、深化移风易俗等内容,还完善了人居环境整治、耕地保护、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有效推动了村规民约的落实落地,激发了村民参与自治管理的热情。
有了村规民约,监督也得跟上。曙光村通过村民微信群、大喇叭广播、网格员入户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村民重视程度,引导村民积极遵守村规民约各项制度,简办红白喜事、摒弃陈规陋习。
“除了制定村规民约,我们村还推行了积分制管理,开展‘行动变积分,积分换商品’活动。村民参加会议、学习培训、志愿服务或参加弘扬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等文化活动所获得的积分,均可到‘积分超市’兑换所需的生活用品。”曙光村村委委员张秀秀向记者介绍。通过此举,曙光村将积分管理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激发乡风文明新活力。
随后,记者来到赛罕区黄合少镇格此老村文化服务中心小广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小广场内崭新的村规民约、宣传栏等清晰可见,广场上有一些村民聊天下棋,悠然自得。
格此老村作为自治区级文明村,近年来不断提升村民道德素质,破陈规、除陋习、树正气,让新风良俗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村里成立的红白理事会真是为群众办了好事,以前人们都怕宴席简办被别人说小气,现在通过各种宣传,倡导婚事新办,让人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我家女儿五月初刚刚结婚,没有要彩礼,宴席也是在村里办的,既杜绝了铺张浪费,也让我们省心省力,我觉得特别好。”村民安旭东对记者说。
除了用实际行动摒弃世俗婚姻观念、倡导新型婚嫁新风外,格此老村还开展“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和树立了良好家风、道德新风。
据悉,赛罕区目前已实现“一约四会”在行政村的全覆盖,婚丧喜庆费用等明显下降,农村陈规陋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镇比例持续增高。
下一步,赛罕区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自觉做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推动者,以实际行动助力“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