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雾中即景

●吴欣

清晨,大雾弥漫,远山近水都处于朦胧之中,就连村边那些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庄稼也忽隐忽现,仿佛在梦中一般。平日里叽叽喳喳唱个不停的鸟儿们,似乎也被大雾蒙住了喉咙,此刻竟然集体失声。迷雾,逐之无踪,索之无物,闻之无声,在故乡这阵不期而遇的大雾面前,我竟然开始怀疑这里的真实景物了。

对于北方来说,雨后是极易生雾的。从昨天开始,小雨淅淅沥沥,几乎下了一天一夜,我想像着,田里高大的玉米、高粱,还有焦渴的马铃薯、胡麻、豆类,在这喜雨中是怎样张开嘴,尽情吮吸那天降甘霖,饱饮之后期待着天空放晴,然后在阳光沐浴下忘情生长,完成开花结实、收获丰硕的生命周期。然而,老天好像并不放心这片多情的土地,即使雨已经停了,却又派来了雾,让这番湿漉漉的光景持续几个时辰,好让北国所有的植物体味雨露的珍贵、生长的幸福。

多年未有过如此真切地亲近迷雾的机缘,趁着这大好时光,我走出屋子,暂时躲开尘世间的一切烦恼,缓步踱到村外,一览故乡浓雾中的万物景致。

故乡的路是黄土路,由于雨水的浸泡,黄土路早已是泥泞不堪,有些泥便不请自来沾到了鞋底,随着我的前行而发出吱吱的声响,这在沉寂的浓雾中显得十分突兀,我生怕这样的响动,将挂在路两边野草草尖上的露珠惊掉,又怕这样的响动惊飞了这来无踪去无影的迷雾。

路两边是玉米地,那一人多高的身形,那宽大的叶片,那已经吐穗的棒子,都挂满了露珠,浑身上下水汪汪碧绿青翠,透着生机与活力。走过玉米地,是土豆田,此时此刻,土豆正盛开着白色的、紫色的花,植株上也都挂满了露珠,一棵棵神采奕奕、活力四射,大家都在期待那一个预想中的金色季节。

走过庄稼地,便来到了曾经日日经过的河边。河岸弯弯曲曲,迷雾将渐行渐窄的河道遮掩在了远方。经过雨水的汇集,河水明显比平时大了许多、急了许多、浑浊了许多,晨光之中,河面如一条白色的飞练,从远方涓涓而来,又从脚下飘忽而去。河边地势较为开阔,那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物,包括连绵的群山、成片的庄稼、高大的树木,都在迷雾中渐渐显出自己的模样,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隐隐绰绰,让人禁不住想要拥抱这水墨山水了。

行走在故乡的泥土地上,嗅着雨后泛起的泥草混合气味,面颊拂过湿湿的微风,突然觉得,远处那忽隐忽现的山峦、近处那些庄稼树木,似乎都在游动,仿佛神话中的仙境,大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境界。可不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那迷雾开始随风飘动,有的一带而过,有的抱团飘过,也有的渐行渐远,还有的卷来舒去,大可与黄山云海、庐山迷雾相媲美。游荡在故乡山水晨雾中的我,成了这祯仙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进而惊叹于雾锁群山、朦胧飘渺的绝美胜景了。

其实,朦胧的美,的确是别具一格的美,真实而又悠远,诚挚而又懵懂,宛转而又飘逸,所以就有朦胧诗、朦胧爱情等唯美追求。但朦胧又实难经得起波澜的考验,一阵风刮过,一切都恢复原形,一切都归于真实。就像眼前的晨雾一般,无论多么浓重,多么变幻,当风儿吹起,当太阳钻出浓雾普照大地,再厚重的云雾也终将散去。当然,于我而言,无论香雾几多重,无欲心境自从容。是的,我爱晨雾,但我更爱恬静自然、田园牧歌的真实的故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