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赵丹 赵宇昕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与手机、电话手表如影随形,甚至在外就餐时会遇到家长利用手机来控制一些哭闹孩子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少年儿童的视力怎么能得到好的保护呢?现阶段学习压力在逐渐增加,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因而,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少年儿童眼睛健康问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边抓教学质量,一边抓视力保护,金桥小学高度重视视力健康问题,鼓励学生多做户外运动,缓解视疲劳,严格控制电子白板的使用时间,确保学生在课堂上不过度用眼。老师们也定期提醒同学注意用眼规范,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并在课间组织做眼保健操,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学习环境。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一步完善了护眼设施,将教室内的主要光源更换为护眼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用眼舒适度,以减轻他们的视力负担。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长们也愈加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一年级学生家长葛燕介绍:“现在学校都让购买护眼材质的作业本,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用纯白色的了。平时我也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假期会带他去附近公园、大青山这些地方玩,尽量减少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此外,为了矫正孩子学习时的坐姿,一些家庭还购买了功能性学习课桌,保证正确用眼距离,同时也能提供更科学的学习条件。对于已经出现假性近视的孩子,家长们更是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及时预防和矫正。
对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刘志英感触颇深:“近年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家长对孩子视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在普查时会积极向我们询问和了解如何保护视力、已经在近视边缘该怎样防控、近视后如何矫正和避免度数增长等知识,假期时会主动带孩子来检查视力情况,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在防控近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尤为重要。刘志英建议道:“在日常用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20分钟书或者电子产品后,需要看6米以外的地方20秒,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提倡孩子们每天进行两个小时以上的大户外运动,可以多参与骑行、打乒乓球等项目;家长也要注意孩子饮食上的营养均衡,减少摄入糖分过高的食物。”
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校内外共同行动起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温晶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目前,我们与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朝聚眼科医院等开展合作,推进视力筛查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干预。同时,我们大力宣传和科普护眼知识,邀请专家团队入校向老师、学生和家长们进行讲解,呼吁各方积极行动起来。例如学校合理布置作业量,避免课业负担重导致的用眼过度;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用眼环境和时间,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坐姿,并通过合理膳食保护视力;鼓励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等。保护视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起守护孩子们的明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