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读书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草原深处的依恋

——由《我的阿勒泰》影视化再创作想到的

●徐佩瑶

一本书,唤起对故乡的无限遐思;一部剧,带来对远方的无限憧憬。央视热播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这部由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作品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和美的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从散文集到影视剧,静动之间张弛有度

文艺作品是创作者与世界、与社会、与自己进行对话的重要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一部作品不可避免被打上时代和个人的鲜明烙印。它在创作者的手中宣告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是在呈现给大众的过程中,作为精神产品不断产生着影响和回应,从而让作品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和发展。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应该是被贴上标签束之高阁的收藏品,它应该走进人民之中,由时间考验,经群众评判。

在读者和观众的眼中,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其实并不存在天然的壁垒。比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等作品,在文苑深处是一枝芳菲点点的桃花,点缀得文学花园芬芳迷人,在戏曲、影视作品领域,演员的身段迷人、唱腔婉转,也不断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引人赞不绝口。近些年,经典小说或者网络热门小说改编成动漫进行真人版演绎的一系列操作也并不陌生。前者有屏幕上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后者有目前一度热映的《庆余年》《狐妖小红娘》等系列作品。

那为何唯独《我的阿勒泰》这部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产生了如此巨大反应,成为现象性话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题材、体裁、受众几个方面的原因。

先说体裁,《我的阿勒泰》是一本散文集,散文之美,正在于其虽信马由缰,但缰绳始终掌握在作者和读者的手里。阅读散文的过程如同不断拾取珍珠,最终大珠小珠缀连成串,读起来轻缓和谐。但同样的,这种“散”与小说情节紧凑的特点相比,改编成影视作品则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这部影视作品的主创团队并没有过分追求“形似”,而是将散文集的内核进行提炼,当青春、迷茫、质朴、纯真等元素被提炼出来,一个属于影视作品的《我的阿勒泰》就有了骨架。

影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李文秀一定要和书中完全相同吗?并不尽然,从“张凤霞”到“张凤侠”的一字之变,外婆和奶奶的身份转换,甚至巴太这一原作中并没有的虚构角色的出现,都彰显了主创团队在再次创作过程中的取舍与保留,在从原书中选取了诸多细节的基础上又有所不同,让这个发生在阿勒泰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与丰满。

再说受众,《我的阿勒泰》作为在读者中影响力较大的一部作品,其读者群体本身就会对影视剧改编具有一定的兴趣,这一点,在笔者身边的书友中确实得到了印证。当然,这一部分还不足以构成观影主体。通过浏览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登录爱奇艺、哔哩哔哩等App观看视频和相关剪辑,以及主动搜索和被动接受各种公众号的消息推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观影群体的主体其实是较为多样化的。演员的粉丝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男演员于适在本剧中扮演男主角巴太,被诸多观众评论为“天选巴太”;女主角李文秀的扮演者周依然也是近年观众缘和口碑都比较不错的新生代演员。

在书迷和主演团队的粉丝之外,这部作品因为舒缓、流畅的叙事节奏与迷人的自然风景、纯真质朴的人际情感,吸引很多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渴望“静下来”“慢下来”的观众来观影,这一切,都离不开这部作品的题材。

二、植根生活,在生活的沃土中开出文艺的花来

散文集也好,影视剧也罢,《我的阿勒泰》所表现出的风物人情,都是深深根植于阿勒泰这片土地上的。我们通过文字和影像,来欣赏作家李娟笔下这片饱含深情的土地。

文艺创作是需要有土壤的,这片土壤,可能是创作者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对其个人而言,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藏着梦想之地。拥有了这片土壤之后,创作者方可用文字等媒介将发生在这片土壤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就像老舍的北平、莫言的高密乡、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那样,阿勒泰,就是李娟的那片土壤。

在描写和阿勒泰有关的故事中,作者并没有用大段大段的文字连篇累牍地详细描写阿勒泰的景色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诚然,如果她这样做了,这部作品将沦为一本地区风景志和一本民俗学科普读物,它的文学之美将大打折扣。李娟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目之所及、身之所处、心之所想进行呈现,仿佛在一张硕大的绣棚上蒙上一层厚实的白棉布,上面还有一些棉籽的残留,手掌抚摸过去能感受到粗粝而真实的手感。李娟用自己的文字化作绣线,绣出颜色鲜亮、画面生动的阿勒泰。

这是经过提炼、总结之后的阿勒泰,她未必要一比一进行等比描摹,在诸多的素材里,在诸多盛开在阿勒泰的鲜花中,她采撷下一束,用笔墨包裹,上面还坠有新鲜的露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李娟眼中的阿勒泰,和读者眼中的有所不同,和影视创作团队心中的也有所差异。在作品影视化的主创团队成员名单中,我们能够看到李娟的名字,这意味着书在改编成影视剧中的那些差异,作者本人至少是有知情权的,那些差异在笔者看来是成功的。

回到这一部分要探讨的主题,《我的阿勒泰》中所展现的风物人情,给当前的文艺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原来,在一个地方发生的故事,不仅仅能够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视角进行描写,也不仅仅是因缘际会,来到之后又离开的游客视角。

用散文的方式写一片土壤,还有另一部作品给我带来相似的感受,那就是迟子建的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读《我的阿勒泰》,走进新疆,走进夏牧场;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走进东北,走进冰雪风霜下掩藏的热情、欢乐与悲伤……实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讲好北疆故事,用文艺作品唱响时代旋律

曾经,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无数感慨。在今天,走出去,去看看,已经成为了一种热潮。

那么,走出去,去何方?看什么?当前文艺作品也应当担负起时代的使命,通过发掘优秀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让那些心之所向,成为兴之所往。

我们拥有最辽阔的草原和山川,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第一阙诗篇。在阅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阿勒泰》(书籍)、观看《我的阿勒泰》(影视剧)、《骑兵》(舞剧)等近年间广受群众好评的文艺作品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不同的载体适合不同的体验方式,但真正唤起共鸣的是内核。

上面列出的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故事的背景都在北疆。在北疆文化概念下,深入挖掘更有北疆特点的典型代表作品,对于不断深入发展北疆文化,同时扩大影响有着更大的意义。

在笔者看来,内蒙古文艺品牌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草原,但绝不仅仅有草原。当我们的目光只能看见绿草如茵的景色的时候,也应该思考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会发生怎样或感人至深,或曲折离奇的故事。艺术不应该是僵化的、套路的、模块的,过于拘泥于要素的堆砌只会带来一种喧噪而虚浮的热闹。深挖文化底蕴,才是文艺的正确方向。我们应该走进群众,走进历史,走进现在。讴歌草原,不是只有绿意葱茏,也有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赞美四季,不是只有春意盎然,白雪让冬季萧瑟,也掩藏着沉默的秘密。我们有牛羊和蒙古包,也有煤炭、钢铁之城,夕阳下的勒勒车上响起悠远的长调,东西部的胡杨和白杨遥遥相望,驼铃送来大漠的余晖,呼伦湖上倦鸟已经归巢。

天空有飞机尾翼划过的痕迹,天空下是我们的家——内蒙古,值得我们在作品中尽情讴歌的内蒙古。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