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突破水资源瓶颈 做好水安全保障

——访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廷东

●本报记者 武子暄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会上,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把节水行动列为今年要组织开展的‘六个行动’之一,凸显了‘水’对缺水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下一步,全市水务系统将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从水资源管理和水工程治理两方面持续发力,为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水务力量。”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廷东说。

首先,多措并举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赵廷东表示,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将围绕水资源节约利用“4个关键环节”,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深入实施节水行动为抓手,突破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瓶颈”。一是强化定控水。研究出台《呼和浩特市“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探索建立超采区定额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可监测、可计量、可评价、可考核的水资源管控指标体系。二是规范取用水。出台《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建立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审、管、罚联动机制,全面规范取用水管理秩序。三是深入节管水。到2025年年底,力争全市累计建成节水型产业园区6个、节水型工业企业50家、节水型高校23所,推动农村供水实现县域统管,9个旗县区全部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确保各行业用水效率全面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四是全力增配水。加大再生水配置力度,力争2025年创建成为全国再生水配置利用试点城市。同时,紧盯国家调整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契机,争取更多黄河水指标,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

其次,有效发挥水利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赵廷东介绍,呼和浩特市水务局将以提升“三项能力”为目标,接续实施“政策落地工程”,持续加大谋划争取水利项目的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水利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一是提升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在大黑河、浑河全面开展“清槽行动”,巩固河湖“清四乱”治理成效。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和林格尔新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黄河地表水置换工程,并争取黄河水指标探索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回补。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保持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良好态势。二是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推进两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维修改造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20余处,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同时,推动事关首府长远发展的引黄三期引调水工程建设,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三是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处、小型水库维修养护17处,病险水库实现清零。新建雨量监测站16处、现地监测站8处,开展监测站点运维346处,进一步提升了监测预警系统覆盖率、准确率和及时率。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