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草莓飘香引客来

●本报记者 杨永刚/文 王劭凯/图

这段时间,新城区、赛罕区的草莓陆续成熟,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甜蜜的气息。

日前,记者走进新城区塔利村紫祥精品草莓园,温暖如春的大棚里弥漫着甜美的果香。翠绿的叶子下,颗颗草莓色泽鲜艳,饱满诱人。几位游客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垄间,弯下腰仔细挑选。孩子们手提小篮子,发现一颗又大又红的草莓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紫祥精品草莓园负责人刘景彪摘下一颗草莓请记者品尝,入口的一瞬,香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刘景彪告诉记者,这里有4栋大棚,草莓品种丰富,有圣诞红、香野、妙香、红颜、白草莓等品种。采摘价格根据不同品种有所不同。“我们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没有门票,大约60至80元一斤,另一种是按人计算,门票60元一位,可以随便品尝。”刘景彪说。

记者了解到,紫祥精品草莓采用生物防控种植,绿色无污染,已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每卖出一份草莓都会出具一份《承诺达标合格证》,表明草莓零农残,且通过《承诺达标合格证》的二维码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溯源。刘景彪告诉记者,现在已进入草莓采摘旺季,春节前后是草莓口感最佳的时候,采摘可持续至5月。

走进赛罕区舍必崖村的草莓大棚,同样能感受到热闹的采摘氛围。舍必崖村党支部书记刘刚说,这里草莓品种有甘露、妙香7号、甜查理、红颜等,共种植170多亩。亩产量约为三四千斤。采摘价50多元一斤,约有一半草莓配送到超市和水果市场。

“我们将继续围绕草莓产业做文章,积极引进更多优质草莓品种和种植技术,拉长草莓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构建以观光农业、采摘游玩为主的精品休闲旅游线路,不断拓展文旅内涵,提升美誉度,努力实现田园增色、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目标。”刘刚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