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欣)“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民生,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办实事、解民忧,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年初承诺的33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实实在在体现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昂扬斗志,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白艳艳说。
白艳艳说,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一方面着力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等建立深入合作关系,成立5个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引进5名挂职副院长和49名专家,全方位提升诊疗能力。截至2024年底,专家出诊535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同时,从医教研协同发展入手激发学科发展潜力,打造了妇幼优势特色专科群,急救培训中心建设、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等工作取得成效。另一方面,着力于构筑辖区健康网,增进民生福祉。构建跨层级妇幼健康联合体,与7家三级公立医院签署医疗共同体协议,与4家旗县区医院、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签署医疗共同体协议,与9个旗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建“妇幼专科联盟”,多措并举保障辖区母婴安全。
结合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白艳艳希望相关部门持续关注和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将继续通过“京蒙协作”“双首行动”等持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发挥专科优势,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帮助群众在“家门口”获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首府成为温暖幸福、和谐健康的“首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