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近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获悉,目前,全市共128家公立医疗机构参加集采,机构参与率达到98.4%,全年集采药品995个,平均降幅50%以上,集采医用耗材92类,平均降幅70%以上,共节约资金9.71亿元。
截至2024年底,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占比分别达到26.81%和20.09%,分别较2023年提高16.69%和15.47%,目前5个旗县和玉泉区均已实现以总医院为单元的县域医共体统一采购。
据了解,2024年12月集采药品“进药店”正式启动,全市15家连锁总店(1041个门店)开展第一批试点。遴选第一批集采进药店272个品种、603个品规药品目录,目前已顺利实现网采订单建立及配送。
与此同时,全市已有42家医疗机构在专区内采购,采购金额约8480万元,节约采购资金16215万元,集采平均降幅在60%以上。2024年12月上线的专区结算监管子系统,通过“医银企”直联结算,实现了对集采过程的一体化监管。
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还通过对医用耗材进行线上和现场考核,有效开展对结余留用资金基数测算,完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批次结余留用资金拨付,目前已向医疗机构拨付资金1.11亿元,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实在在共享改革红利。同时,强化集采执行及价格监测,对比分析采购数据聚焦集采占比、执行进度监测,核实研判价格异常数据落实药品、耗材价格监测,及时通报问题并督促整改,保证集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