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幸福“村晚”绽放文明之花

●本报记者 梁婧姝

“李书记,胶带在哪?窗花剪好了,咱们贴上吧。”早晨9点,清水河县窑沟乡不灿洼村村委会就热闹起来了。

写春联、剪窗花、排练节目……不灿洼村礼堂旁的小屋里挤满了人,村民们纷纷围在书法爱好者的桌旁,或欣赏书法创作,或挑选心仪春联。另一侧桌前,志愿者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喜庆饱满的福字、活灵活现的盘蛇……一张张红纸变幻成精美的窗花,引来了不少小朋友的围观。“阿姨,这个小蛇可以送给我吗?”“当然可以。”志愿者们笑着递上自己的剪纸作品,还附赠了一个泥塑小蛇,小朋友拿着心爱的礼物别提有多高兴了。

“为了准备‘村晚’,我们6点多就来了。不仅为乡亲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还邀请了志愿者为大家写春联、剪窗花,外面的锅也烧上了,准备做杀猪菜和油炸糕。”不灿洼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锐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准备的第二届‘村晚’了,去年有7个自然村的村民来参加,今年窑沟乡14个行政村都来报名参加,比去年更热闹了。”

中午12点,院里两口大锅升起腾腾热气,酸菜、豆腐的香气吸引了不少村民走进村委会大院。

“大爷,来尝尝炸糕吧,吃了福气满满节节高呀。”李锐一边招呼,一边给帮忙的村民盛饭。

下午1点,垒好的旺火被点燃,虽还没到“村晚”的开场时间,但不灿洼村的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来晚的村民只能站在门口等待。

随着二人台牌子曲《九连环》开唱,不灿洼村第二届“村晚”正式开始,歌舞、二人台、晋剧、诗朗诵、乐器演奏以及民俗表演等精彩节目赢得了台下村民的阵阵掌声。“今年的节目比去年更精彩了,去年是在大棚里看,今年我们有了自己的小礼堂,又暖和又热闹。”67岁的刘兰旺高兴地告诉记者。

看着乡亲们的笑脸,李锐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们就是想让乡亲们热热闹闹过年。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时发现,村里的老人都很喜欢唱戏,而且还有一些村民会演奏民乐,所以就征求大家的意见举办了‘村晚’,希望能通过各类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的小礼堂也建好了,下一步我们打算好好利用起来,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