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志愿服务春节“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 杨永刚)在春节这个充满欢乐与团聚的时刻,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不打烊”。

1月31日至2月3日(正月初三至初六),在人们欢度春节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仁爱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分别走进武川县、土左旗以及市区周边农村的帮扶人家,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在这些家庭中,有不少孩子正处于求学阶段。志愿者不仅给孩子们压岁钱,还送去了牛奶、汉堡等食品。同时,他们还认真地帮助孩子们进行学业分析以及未来人生规划。武川县的一对双胞胎今年上初三,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在他们不到9个月时就离开了,目前靠已80多岁高龄的爷爷奶奶抚养。之前志愿者为他们对接了爱心资金帮扶,而这两个孩子志向远大,因爷爷是老中医,他们也立志学医。志愿者为孩子的爷爷奶奶发了新年红包,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此次志愿服务的对象中,还有一位土左旗沙尔沁镇的“瓷娃娃”。这个孩子非常爱学习,目前正在上高一,上学期上了两个月学就去做手术了,回校后期末考试在全班50多个学生中考了第22名。志愿者刘玉敏被孩子的励志经历所感动,决定每年资助其1000元,志愿者苏佳也决定每年资助其1200元。

在新春佳节之际,志愿者们希望给孩子们加油鼓劲,让他们通过努力和知识改变命运。对于一些女孩子,志愿者还教她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自立自强,并为她们的未来精心规划。对于此次走访的10多户家庭,志愿者传递给了他们爱与希望。

春节假期,小丽志愿者公益服务团志愿者杜学林和她7岁的儿子李籽辰一同走进敬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送去了面包等食品,同时也送上了饱含深情的新春祝福。一句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笑口常开、蛇年吉祥如意”,如同温暖的春风,拂过老人们的心田。志愿者的行动诠释的是爱与关怀,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母子俩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温暖与欢乐。他们的善举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老人们的生活,也为这个春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美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