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晨 实习记者 赵宇昕)2月5日,呼和浩特市就业促进行动部署会议召开,对2025年全市就业促进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推进各项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就业领域主要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好于预期,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当前全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市产业带动就业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校毕业生对全市就业岗位的满意度不高、服务便捷度和精准度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在产业扩岗方面,要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依托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和服务业发展,紧盯1200个重点项目,挖潜就业岗位,并将就业促进行动与助企行动结合起来,同时摸清企业用工需求,既要关注各类企业、重大项目,也要关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帮助企业做好用工对接,输送适配人才。
会议要求,多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全面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组织实施“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落实好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举措,推动解决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的问题,多挖掘、早释放政策性岗位。加强农民工就业和脱贫人口就业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人员等积极参与以工代赈、防沙治沙、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此外,要全面抓好退役军人、特殊困难职工、妇女、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切实兜牢就业底线。
会议强调,要强化服务供给,搭建一批服务平台。在线上,全面上线“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新系统,配套使用“青城就业”小程序,搭建统一的线上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并因地制宜打造直播带岗基地。在线下,各地要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聚焦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依托“政校企”创新创业联盟,与驻呼高校、重点企业建立校地联络机制,高频次开展就业对接活动;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及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劳务”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