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团聚的喜悦与热闹的气氛无处不在,但是春节期间也容易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小编从饮食调节、疾病预防、心理调整到医疗服务,为您和家人送上最贴心的健康提示,让每一个团圆的时刻更加温暖。
【“养生三宝”】为健康加码
在1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分享了春节假期的“养生三宝”。
第一宝“常吃生萝卜” 不管是青萝卜,还是红萝卜,生吃都可以消食下气、帮助消化,而且口味很好,媲美水果。春节期间,也可以准备一些凉菜,例如凉拌萝卜丝、糖拌萝卜丝或者糖醋萝卜丝,帮助解油腻、促消化,而且酸甜可口,比较爽脆。
第二宝“户外走一走” 春节期间吃得多、运动少,不妨到户外走一走,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梳理关节,有助于气血流畅、疏通经络、消化食物。脾虚、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不仅应该注意户外走一走,还应控制饮食、揉揉腹,改善消化、促进胃肠蠕动。
第三宝“适时眯一觉” 春节期间不管是购买春节年货,还是做年夜饭、守岁熬夜、走亲访友、聚餐,对人的体力和精神都有较大的消耗,特别容易疲劳。在繁忙劳累的春节期间,适时休息一下、眯一觉,是养生的法宝。建议午后适时休息,可以帮助补足精神、缓解疲劳、解除困倦,同时也有利于胃肠的蠕动和食物的消化。
【饮食有节】开开心心过年
中国人的春节总是和吃撇不开关系。在觥筹交错之下,也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唐旭东表示,春节期间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建议七八成饱为宜 “饭吃七八成饱,老来肠胃好。”春节期间,美食佳肴极为丰富,再加上春节期间有很多零食,无论是各种干果,还是巧克力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边聊边吃,不留神就会吃多,所以建议减少饮食的摄入量。
讲究合理膳食 春节期间,要做好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的搭配,合理膳食。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煎炒和高盐的调料,减少油和盐的摄入。例如清蒸鱼、水煮虾的味道鲜美,而且也容易消化。每餐都应保证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例如芹菜、白菜、菠菜等。
减少饮酒 亲朋好友在一起喝点酒既热闹又开心,但是饮酒加上饱餐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不妨以茶代酒,或者选择低度的果酒,尽量避免饮用高度的烈酒。饮酒后可以喝蜂蜜水、茶水,有助于解酒。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绝对不可以饮酒。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 正常的胃肠道具有消化节律。在走亲访友、熬夜守岁时,很难按照原来的时间进餐,打乱进餐节律,影响消化功能。在节日期间,应尽量保持规律的进餐节律,以免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
【疾病预防】为健康撑起屏障
春节不仅是团圆的时刻,也是健康挑战最集中的时期。面对冬季高发疾病,保持警惕、科学预防,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最大负责。以下建议帮助大家在喜庆中远离疾病困扰:
预防呼吸道感染 春节探亲访友频繁,聚会和长时间室内相处增加了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林俊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出行防护。外出戴口罩,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地方。
家庭防护。勤洗手、勤通风,可以减少感冒病毒在家庭中传播的风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幼儿和老人等抵抗力较弱人群,应额外关注健康状态。
如果出现连续高烧、咳嗽加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防止病情加重。
应对春节综合征 节日繁忙的生活节奏可能会让部分人产生春节综合征,表现为疲惫、焦虑,甚至轻度抑郁。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医生王鑫提出三点建议:
正念练习。通过呼吸调节、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帮助放松心情。
适度社交。在应酬和个人休息之间找到平衡,不勉强自己参加所有活动。
恢复规律作息。提前1~2天调整假期紊乱的作息,逐渐恢复到工作日模式。
【急救常识】守护全家安全
春节期间,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尤其在突发情况或需要紧急救助时,掌握便捷的医疗服务信息和应急处理办法至关重要。
急诊就医指南 北京同仁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王大为表示,春节期间,急诊科常见的就诊问题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酒精中毒、意外创伤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她提醒,突发状况时的冷静应对和正确处理,能够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心绞痛或胸痛:如果家中有冠心病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让患者平躺或坐下休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酒精中毒:春节聚会饮酒要适量,酒精中毒患者常表现为意识模糊、呕吐或呼吸减弱。此时,应将患者侧卧以防误吸,保持气道通畅,避免使用催吐等错误方式,并尽快就医。
烟花爆竹外伤防范与急救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许多家庭的重要传统,但不当操作或缺乏防护措施可能导致烧伤、炸伤甚至更严重的意外。北京同仁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医师王磊特别提醒,燃放烟花爆竹需格外注意安全,尤其是儿童。
常见烟花爆竹外伤及处理方法:
轻度烧伤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或起水泡。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持续10~15分钟,降低皮肤温度。用消毒纱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如果起水泡,不要自行挑破,应尽快就医。
炸伤造成的开放性伤口表现为皮肤破裂、出血明显,有时伴随异物嵌入伤口。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避免过度失血。避免触碰嵌入伤口的异物,不要自行拔出,应由专业医生处理。伤口包扎后,迅速前往急诊科。
春节期间,很多药店会缩短营业时间或暂停营业,为避免突发状况无药可用,家庭药箱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建议每个家庭在春节前最好备齐以下基础药品:
感冒发烧药物用于缓解发热或感冒症状。
肠胃药物用于消化不良或腹泻。
外伤用药创可贴、碘伏和止血贴以及纱布处理轻微外伤。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定期检查有效期。
(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