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会生
在清水河县,蒙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2013年,他初到清水河这片土地,次年便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携手,共同组建公益组织,自此踏上了满是温暖与大爱的公益征途。慰老助残、捐资助学、圆梦微心愿、助力高考、应急救援、文明交通倡导、环保宣传……这些公益行动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3年,蒙江荣获第十一届呼和浩特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爱心的高度认可。
自2014年首次参与助力高考起,每至高考季,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在忙碌。那是右腿微有残疾的蒙江,他和志愿者们一起搭建帐篷、摆放桌椅、搬运纯净水、设立失物招领处,还细心地为考生和家长分发小扇子。他与大家交流时言语谦逊有礼,笑声爽朗,还不忘为焦虑的家长们疏导情绪,让紧张的气氛轻松不少。高考结束后,他又联合学校邀请知名报考专家举办高考填报志愿讲座,为考生和家长们答疑解惑,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每至冬日与开学前夕,蒙江便开始忙碌起来。他率先收集全县范围内困难学生的名单,随后带领义工骨干走村入户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经过全面细致地考察后确定帮扶对象。蒙江总是第一时间将关爱送到孩子们手中,棉衣、学习用品、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温暖。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学生,他还积极联络爱心企业家为孩子们提供现金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累计资助学生已达50余人。自2019年起,蒙江开启精准助才模式,对特殊家庭的优秀学生进行定向资助,直至他们大学毕业。如今,最早一批受资助的学生已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他们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积极投身公益活动,默默传递着志愿服务精神。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蒙江听闻一位重度残疾老人独自回清水河县居住,生活诸多不便。实地走访后,他发现老人是一位热心公益的长者。“高叔,我也是一个人,我来和您做伴吧。”蒙江这句看似平常的话竟开启了长达6年的温暖陪伴。平日里,他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老人生病住院时,他全程接送陪护。他的悉心照料,让其他老人羡慕不已,纷纷夸赞高老师有了一个胜似亲人的照料者。渐渐地,小区里的其他老人也开始找蒙江帮忙,无论是交话费、修电视,还是操作手机,蒙江总是热心帮忙,手把手耐心教学。社区工作人员感慨:“有蒙江在,我们的工作轻松多了。”在医院陪护时,蒙江了解到村子里的残障困难患者乘车不便,便多次义务接送。他的善举,让医院的负责人都钦佩不已,称赞道:“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善心,实在难得。”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蒙江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公益团队成立之初,他便四处收集孤寡老人的信息,足迹遍布清水河县的各个乡镇村落,哪怕是半山腰独居的老人也没有遗漏。他走进老人家中,亲切地与他们唠家常,将老人的需求认真记录下来,回到家后积极联络爱心商家和其他公益组织,协调筹集米面粮油、牛奶鸡蛋、棉衣棉鞋等爱心物资,并亲自驱车送到老人家中。对于一些居住环境较差的特殊老人,他还帮忙改善居住条件,掏炕刮家、挑水劈柴,事无巨细。
每逢佳节,蒙江都会组织爱心人士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理发、举办文艺汇演,还联系医生为老人们义诊。他联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为乡村困境家庭开展义诊服务;携手惠丰堂药店,为残障家庭慢性病患者送医送药,点点滴滴中,都传递着大爱。
黄河突发凌汛,沿岸居民受灾,蒙江第一时间送去救灾物资;叛逆期孩子深夜失联,他毫不犹豫从被窝爬起,召集朋友四处寻找;周末,他组织大家带着孩子,以爬山游玩并捡垃圾的方式宣传环保,引导大家尊重清洁工的劳动成果……蒙江所做的公益之事数不胜数。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呼吁大家参与公益,更是以身作则,始终奔走在公益之路上。
“献出一份爱心,才能托起一份希望。”蒙江坚定地表示,他将一步一个脚印践行自己的公益格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